【新云南漫记】34. 到官渡古镇 探寻独特的千年古韵 2月15日,开启了我的一日五游,官渡古镇、云南省博物馆、庾园、昆明大观公园、朱德旧居、卢汉公馆云南起义纪念馆,皆是我今日的探寻之所。 清晨,我在手机上约好了优惠的滴滴车,踏上旅程。司机是一位来自昆明周边安宁市的年轻帅哥,他自豪地提及,安宁是全国文明城市。
我不禁好奇问道:“那你为什么还要来昆明跑车呢?”他无奈一笑:“安宁人太少啦,跑一天出租也挣不了多少钱。”得知我独自出游,他满脸惊讶。我笑着解释:“一个人多自由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就算是两个人一起,临时改变行程也得和对方商量。”他听后,点头称是。我又聊起:“本来想报个团去抚仙湖,李健的那首歌让抚仙湖名声大噪,网上的照片美极了!”帅哥连忙说:“哦,原来李健唱过抚仙湖啊。抚仙湖还是夏天去好玩,现在去有点冷。而且云南旅游市场有些乱象,不光坑你们外地游客,连我们本地人都不放过,到处都是坑。” 说着话,便抵达了官渡古镇。帅哥提醒我:“来太早了,很多店都还没开门呢。”我却满不在乎:“没事,我就喜欢这份安静。” 但凡对三国有所了解的人,大多知晓那场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然而,在距离官渡之战发生地几千公里之外的云南,也有一个名为官渡的地方。这里虽不是那场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却同样历史悠久,作为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十年前,我曾到访此地,深知官渡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它曾是云南滇池地区的商贸重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不仅是古滇文化的摇篮,更是誉满滇中的古渡口与佛教圣地。 官渡原名“蜗洞”,本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早在唐代,“蜗洞”便是南诏王公游览滇池时心仪的驻足之处。到了宋大理国时期,高氏在此设置治所,并设立通往高峣的渡口,“官渡”之名由此而来。 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如今看来,整个古镇进行过修复,那气派非凡的大门牌坊,与往昔相比焕然一新。所幸,古镇依然保留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宽阔的步行街两侧,仿明清时期的建筑鳞次栉比,售卖的商品琳琅满目,文玩奇石、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小吃,应有尽有。 踏入古镇,蛇年的喜庆氛围仍未消散。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青瓦白墙,飞檐斗拱,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历史的韵味。沿着街道缓缓踱步,似乎能听见往昔的繁华喧嚣在耳畔悠悠回响。记忆中,古镇里有两座塔,可此刻却不见踪影。一番探寻才发现,我走进的竟是美食街。那各式各样的美食招牌令人目不暇接,只是时间尚早,许多店铺还未开门营业。美食并非我的首要目标,当务之急是寻觅古迹。 转身抬头,瞧见前方矗立着两座宝塔,我快步朝它们走去,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终于找回了十年前的记忆。 妙湛寺,作为官渡“六寺之首”,其所在之地原是滇池的一部分,地下螺壳堆积如山,因此妙湛寺也被称作螺峰寺。它始建于公元1290年,后因遭水淹而倒塌,公元1325年迁建于现址。寺内的佛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一处砂石构筑的典型喇嘛式佛塔。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云南镇守太监罗圭大规模扩建寺院,在山门内建造了两座密檐式砖塔,同时在山门外中轴线上,修筑了一座金刚宝座式石塔,即金刚塔。“乃即寺之前辟地复造浮图一规”,这“浮图一规”指的便是金刚宝座塔。在我国现存的十余座金刚塔中,妙湛寺金刚塔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 妙湛寺双塔屹立在广场之上,分别名为东塔和西塔,始建于元代。其中西塔在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地震中被毁,如今已复建完成,东塔则是原物保留至今。东塔为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13.6米,塔顶四周各立着一只迦娄罗,俗称金鸡,故而又被叫做金鸡塔。双塔之间,一座巨大的香炉静静伫立;双塔前方,一座古戏台承载着当地人的休闲时光,人们在此晒太阳、聊天,惬意十足。双塔宛如忠诚的守护者,默默见证着古镇的兴衰变迁,它们高大挺拔的身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令人赞叹不已。妙湛寺金刚塔同样坐落于妙湛寺广场前,在我国现存的十座金刚塔中,它的建成时间最早。金刚塔由一座主塔和四座小塔共同组成,下面的基座在四个方向都设有门洞,行人与车马均可通行。整座古塔饱经沧桑,尽显古朴陈旧,历史感扑面而来。官渡土主庙始建于唐南诏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官渡现存最为古老的建筑遗存,庙内供奉着南诏三大保护神之一的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土主庙的外门,上檐角飞翘重叠,恰似燕子展翅欲飞,单从外观上看,便极具吸引力,让人难以忽视。走进土主庙内,更是别有一番天地,四合大院与四个小院巧妙组合成“八卦”形状,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构思相当精巧。庙门外还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土主庙曾是官渡小学的革命据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也是云秀中学的革命据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两所学校在地下党组织的引领下,积极投身于各类学生运动,教唱革命歌曲、秘密传阅进步书刊、成立“学生自治会”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十年前好像不知道这里是革命据点之一。 法定寺最早建于宋代,由大理国高氏所建,寺内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宋代的建筑风貌。寺内树林繁茂,绿树成荫,享有“螺峰叠翠”的美誉,是官渡的著名胜景之一。该殿最大的特色在于斗拱处伸出45度翼形拱,正面外檐装饰精美华丽,明间檐下雕刻着“双凤朝阳”的透雕图案,檐柱顶端装饰着木雕麒麟,四角梁出头雕刻成凤鸟形状,造型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后期修复时,依旧延续了宋代的建筑风格,房檐斗拱高高翘起,雕梁画栋,装饰精致,庙宇楼阁整体给人一种清丽秀气的感觉。古镇内的状元街以特色美食为主,穿过牌坊,便踏入了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天地。在这里,除了各种口味的米线,炒饵块、烧饵块、烧洋芋、鲜花饼等当地特色小吃也都能一一品尝到。古镇的街道上,弥漫着诱人的美食香气。从传统的官渡粑粑到香气四溢的小锅米线,每一口都能让味蕾尽情领略地道的昆明风味,沉浸在一场美妙绝伦的美食盛宴之中。 十年前我曾光顾过的李氏憨粑粑店面依旧还在,不愧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由于毗邻边境,古镇上有不少东南亚特色商品,非洲鼓、缅甸大象摆件、泰国银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还有那些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店,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承载着当地的文化与传统,只是难以分辨究竟是来自义乌的批量产品,还是本地货真价实的手工艺品,估计是前者。 面积不大的官渡古镇,巧妙地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汇聚一堂,宛如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走过古老的庙宇,穿过巍峨的牌坊,经过高耸的古塔,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翻开了一部云南的古老史书,令人回味无穷。如今,官渡古镇里的老街旧巷、青砖瓦砾,以及用螺蛳壳和着黏土夯筑而成的院墙,依旧在风雨中傲然挺立。它在喧嚣中保持着静谧,于繁华的闹市里独自诉说着千年的岁月故事,满是悠长的韵味。在这里,古镇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深深烙印着历史的痕迹,生动地展现出当地城镇的历史脉络与人文气息。 昆明官渡古镇,它已不单单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能让心灵得到休憩与慰藉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得以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2789 图47 2025/2/23)
1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