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简单吃过早饭,我们驱车离开昆明呈贡区直上杭瑞高速,云南大理、腾冲之旅就此展开,第一站目的地是大理州剑川县沙溪古镇。 大约4个小时车程,拐上大丽高速没多久,洱海已在前进方向的左侧出现,蓝天白云是大理的常态,远处的苍山洱海、近处的稻田村落都在车窗边掠过,喜洲隐约浮现,双廊清晰可见,不止一次来过大理,每次都那么心旷神怡,从没失望过。在大丽高速甸南出口拐出进入084县道,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约1个小时左右,一片村落与稻田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没显露出古镇的模样,慢慢行驶在半新不旧的村路上,两旁的房屋都是混凝土浇筑,门前屋后停放着小车,田野中随处可见的电线杆……这不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吗?沙溪古镇在哪里呢?再往里走,景象更是似曾相识,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民宿饭店在今后将会雨后春笋般涌现,商业氛围已初露端倪,我们路上的好心情一下收敛了许多。接着左拐右拐进入小镇,人流开始多起来,一些古旧建筑也零星出现,狭窄的街巷由于车辆的停放而变成了单行线,经过多番避让,我们终于在镇中心的停车场找到了停车位,随后通过步行导航找到了预订的客栈“等风·青径揽山别院”,院子不错,周边环境古朴宁静,安顿下来已近下午4点左右,喝杯茶歇一会儿,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跨出院门游古镇了。
沙溪古镇东寨门沙溪古镇古镇百年漆树沙溪古镇寺登街的溪水沙溪古镇晨光初露沙溪古镇沙溪古巷沙溪古镇寺登街魁阁夜景第二节昨晚在客栈休息得不错,天朦朦亮就起床了,收拾好摄影器材就直奔玉津桥,住地离此处不远,步行也就5分钟。清晨的玉津桥静卧在黑潓江上,凹凸不平的石板铺于桥上及两侧,古代马帮正是通过这里进入古镇,并在四方街的集市进行交易,由此成就了茶马古道上的繁盛沙溪。今天的日出景观可能没戏了,云层太厚了,早起的摄影爱好者们纷纷调转镜头,拱桥倒影、江边草甸、初春树梢、村落炊烟等等均成为了重头戏,江面上的缕缕雾气也是大家追逐拍摄的热点,玉津桥的宁静随着太阳的升起被打破了,我们也就收拾器材散摊啦,回客栈享用美味丰富的早餐也是一大乐事。吃饱喝足稍作歇息后,我们再次踏出院门左拐进入寺登街,该街是整个沙溪古镇的核心位置,因为兴教寺建于此处而得名,寺院对面是古戏台,又名魁阁,与兴教寺相向而立成为古镇地标,据说把戏台建于此处是方便佛与菩萨与民同乐,白族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可见一斑。街场(四方街)中央那棵数百年的大槐树也是极好的形态,蓝天白云下尤为显得参天挺拔。寺登街的街面是用红砂石铺成,已有百余年历史,肉眼看去犹如从地里长出来一般,融入环境且颇具观赏性。不知不觉我们的闲逛已近中午,到哪儿开饭呢?灵机一动就选网红打卡点“沙溪薄荷咖啡”吧!果然人头涌动,还好基本就在门口摆拍,进店寻得一个安静角落坐下,点上咖啡、提拉米苏、意粉、水果……简简单单就好,环顾四周还真有点儿文艺风,庭院中间那棵李树十分抢眼,雪白的李花布满枝头,阳光当空透过树梢洒满院子,闲坐其中确实惬意。懒洋洋地发呆打个盹还挺舒服的,伸个懒腰离座出发,下一站:先锋书局!坐落在北龙村的先锋书局是一个公益项目,目的是文化传播以及让大山里的人们通过书籍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想到现在还成为游览古镇的年轻人趋之若鹜的网红点,一举三得真好!书局的建筑结构采用典型的白族风格……原木梁柱、金字屋脊、白墙灰瓦,入内一面高大的书架让人犹如置身书海,轻翻书籍还有淡淡的油墨清香,安静有序的环境与周边村落相比显得独树一帜,又相融与共、雅俗共赏。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是傍晚时分,我们在北龙村乘搭“小黄车”(电动三轮车)转往华龙村,盛惠10元/人。此地的“半山咖啡”馆是观日落的绝佳地点。17:30分左右到达,喝着咖啡闲聊坐等吧,老板娘预告19:00是日落时分,拍摄点在半山亭,咖啡馆往上走十几级台阶即到。她家的肉肉植物颇多,而且品种丰富色泽多样,闲坐观赏挺有情趣的,果然19:00一到日落如期而至,余晖慢慢铺洒稻田,村落漂起阵阵炊烟,山岭逐渐朦胧,云层泛起金黄的光芒,田园诗意尽显眼前……天黑前再次搭上“小黄车”回镇里,入夜渐微凉、风寒急披衣,20分钟左右的颠簸终于到达东寨门,下车往里就到寺登街,眼前的热闹氛围令寒气退却不少,晚饭选择“剑川县餐饮榜排第一”的“初见沙溪”馆,味道真不错,人气挺旺的,真心点赞!酒足饭饱溜一圈古镇吧,夜幕下的沙溪与白天相比又是另一个世界,一日游的旅客已经散去,剩下的就是住在古镇里的游人,白天的喧嚣恢复静逸,街道店铺的灯饰恰到好处的柔和温婉,既没有刺眼的灯箱广告,也没有震天吼地的酒吧弹唱,溪水长流、街面干净(每天傍晚均洗刷一遍),漫步于此没有想急于离开的感觉,沙溪的店铺并没有太多的同质化经营,各有特色引人流连忘返,晚上的沙溪更有味道,我们约定下次再来要多住几天,太舒服了,感觉真好!沙溪古镇玉津桥沙溪古镇沙溪薄荷咖啡馆沙溪古镇沙溪兴教寺沙溪古镇四方街的百年槐树沙溪古镇先锋书局沙溪古镇华龙村的半山咖啡馆第三节阳光明媚的清晨很舒服,客栈阿姨做的米线很合我们胃口,配菜也做的精致,油嘴一抹又往古镇跑了……青绿的麦田整齐划一的分布在沙溪古镇周边,起早的农夫已完成浇灌,正闲坐地陇聊天,我们在田间的拍照举动并未引起他们的关注,估计见多不怪了。沙溪的农耕面积还是不少的,古镇内的商铺也并不都是旅游业的营生,土著居民日常用品和生产资料的经营店铺还是不少,农贸市场每逢集市日人头涌动,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赶集,农产品时令新鲜颇受欢迎,如果是节日欢聚,四方街就更热闹了,这也就是古镇依然保持着白族同胞生活气息的重要因素,这里不会因为旅游而放弃沿袭数百年的生活节奏。坚持传统令古镇文化得以传承,包容兼顾又是古镇可以招来八方游客的另一个原素……“彼得的小馆”和“和一沙溪”这样的西餐馆小有名气受人追捧,我们今早去东寨门附近的一家看看,哇哇哇!价格不菲,看来很有市场地位!游览沙溪,我们还发现市政设施都以和谐的方式包裹,没有横幅口号,更没有突兀的警示牌,一切都以原貌为基调。我们的沙溪之行就要告一段落了,感觉之好是去过的其它古镇难以比拟的(纯粹自我感受而已),愿它永葆风貌!【以下摘自官方简介:2002年剑川县人民政府和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联合发起沙溪复兴工程,致力于因地制宜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和谐利用自然、文化、环境和人力资源,为后代承统地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沙溪古镇黑潓江的清晨沙溪古镇古镇民居沙溪古镇客栈门前的漆树沙溪古镇彼得的小馆第四节午后离开沙溪古镇,再次穿过大兴土木的镇子外围,当驶上084县道时,我们回望发现古镇深藏不露,外围看不出一丁点痕迹,甚至连路牌指引都没有(我们来时是懵懂乱转进入的古镇),或许这是用心良苦地保护其核心区域,更是保护人类社会应有的核心价值观!无论在哪儿,我们仅仅是过客而已,真的不需要太便利,入乡随俗、客随主便就好了。通过084县道重回大丽高速,约1个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了游历多次的大理喜洲。熟悉的洱海依然美丽,白族村庄似乎多了不少,还有金黄遍地的油菜花田让人陶醉,找寻喜洲桃源村成了我们路上的话题,随着洱海周边的大力度环保整治,变化太大了。预订的客栈在“下新生邑村”环湖西路,停车场离得有点远,客栈小哥开着高尔夫球车来接,行李和人一并带上,既方便又环保。入住的房间带观景露台,洱海美景尽收眼底,拍摄无需下楼,偌大的露台就可以尽情发挥。今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映衬湛蓝的湖面,海鸥成群展翅高飞,水鸭列队低头觅食,整治后的洱海显得生机勃勃,美不胜收!数年前在环湖西路开着“小电驴”玩耍的景象已成历史,自行车是唯一工具,能逛多远全凭身体素质和毅力,哈哈哈!这样好,环保又健身!骑行计划明天落实。美景当前也不能忽略美食啊!晚饭选择哪里再次让我们陷入回忆……喜洲古镇里的翰林餐馆还在吗?疫情三年能否挺住?上网一搜有惊喜——营业中,日落时分迫不及待驱车前往,翰林餐馆由镇上大宅(董宅)改造而成,保留原有风格,门楼照壁修旧如旧,屋檐窗户实木造型,白族木雕随处可见,记忆中的景物一一呈现。落座点菜:秘制小刀鸭、炒洱海虾、外婆菜炒鸡蛋、豆尖豆腐汤;清淡滇菜正对口味。席间东张西望甚是好奇,古朴装饰的吸引力比菜式更大,餐馆生意很好,本地人宴客聚餐的不在少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也不少,统一晚上21:00打烊,过时不候明天请早。生意做得真牛!摸黑走大丽国道回客栈,一路上大巴车川流不息,看来报复性旅游开始了,我们出行的时机还好,高峰期应该在后面。洱海客栈大露台洱海海鸥喜洲翰林餐厅(董家老宅店)老宅照壁洱海客栈泳池第五节晨曦初露,远山的轮廓渐渐出现,我们已在露台架起了“长枪短炮”,静静地等待着……此时的环湖西路寂静无声,海水漫过湿地轻拍礁石,湖边的水杉林也已被水面晨雾缠绕,偶尔掠过树梢的海鸥也识趣地闭言禁声,不去惊动这片刻宁静,似乎大家都默契的静候洱海日出的美景。天色已现青蓝,慢慢地转换成橘红色,再慢慢变成金黄色,短短几十秒的色彩变幻,带来了太阳徐徐升起的欢快乐章。红日曙光如同长焦镜般伸向湖面,波光粼粼泛起金光,山岭树梢无不成为这道光的前景和背景,不一会儿,太阳已越过山峰普照大地了……这时人们三三两两走出客栈,去追逐光芒盛宴的余味,欢声笑语开启了洱海新的一天。吃过早餐出发,去喜洲古镇故地重游。车程15分钟左右已远远看见“正义门”,将车停好信步古镇街头,发现与八年前相比变化太大了,大街小巷翻建一新,毫无特色的零食餐饮比比皆是,尤其过分的是“喜洲破酥”的经营店铺多如牛毛,这个正宗那个百年,我是祖传他是第某代,真的是乱七八糟……回想当年四方街严家大院旁就一家手工制作,五代传承;现如今恶性竞争已陷无序,牌坊门楼崭新明亮,历史痕迹荡然无存……我们忍受着继续往正义门走,路上搞直播拍抖音的纷纷扰扰,好不容易到了抬眼一看,霎时间兴味索然,横空飞跨的电线和安装突兀的摄像头已完全破坏了画面,我们在古戏台旁坐下,环顾四周颇多感慨……喜洲已经完全商业化了,多年前的古朴清净不复存在了,我们在沙溪的日子宛如隔世,修复与发展如何并存,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中午已不想逗留古镇,回客栈随便吃点儿,歇一会儿补个觉。午后的洱海阳光明媚不想辜负,租辆自行车沿着环湖西路的“生态廊道”骑上一段也是不错的选择,远处的苍山和近在咫尺的洱海如影随形,水杉成林湿地成片,骑行其中宛如置身画中,从“下新生邑村”到“深江村”确实是洱海边最美的一段。“深江村”的油菜花田在初春又是我们此行乐在其中的一景,白族民居与花田是绝配,无垠的花海簇拥着村落民居,远观近看总相宜,太阳在苍山上缓缓落下,余晖令油菜花更显金黄,夜幕降临微风轻拂,这时的油菜花变身精灵舞者,在田间欢快起舞。回程依然谈论着油菜花,春天的洱海我们还是初次见面!洱海洱海晨曦洱海深江村面向洱海喜洲镇古镇正义门洱海油菜花田第六节今天我们看上了同路段的这家客栈,三楼270度景观房,躺床上就能将洱海一览无遗,说搬就搬了,感觉很好。整理好行李就喝茶聊天晒太阳,喜洲环湖西路这边的客栈,庭院布置的挺有格调的,小野花盛开在矮墙上,绿植错落有致完全不遮挡视野,闲坐其中墨镜遮阳帽是必备的,紫外线挺强的。下午我们再次前往喜洲古镇,这次是到镇子外围的“喜林苑”,此处近年相当受欢迎,麦田与咖啡早已红极一时。“喜林苑”原是喜洲大户杨品相的产业,2006年美国人林登夫妇接手经营并起名为“喜林苑”,林登为此变卖美国自家房屋作为启动资金,将这座庭院修缮维护至今,并以客栈、食肆、图书馆等形式活化经营管理,每年暑期还会邀约美国各地的高中生以夏令营的方式来此生活学习,让他们更多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又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大理。“喜林苑”的正门开在窄巷之中,原主人杨品相先生长期在上海经商,酷爱石库门风格,遂将大门以此造型照搬仿制。二进门则完全按照白族建筑传统“三滴水”门楼制式修建,下雨时,雨滴逐次落至第一、第二飞檐,最后落至地面,寓意财源滚滚,整个门楼飞檐斗拱技艺精湛,壁画细腻色彩丰富。跨步迈进庭院,“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典型建筑制式呈现眼前,彩绘雕花遍布梁柱,杨家祖训“清白传家”也置身其中,林登先生将“一进院”设为公共区域,餐厅、酒吧、小型图书馆均分布于此。“二进院”为16间客房,后花园在庭院尽头,木雕、石雕、盆景、藤科植物等布置的很有品味,其中还有楼梯可上观景台,周边麦田村落尽收眼底,日落晚霞更是不可多得。此番慕名而来……晚饭、小憩、观景、拍照一样不能少,大理喜洲“喜林苑”值得一游!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石库门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三滴水白族门楼制式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照壁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杨品相家族祖训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喜林苑餐厅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喜林苑外观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大露台观景大理喜林苑·杨品相宅晚霞第七节上午收拾妥当离开喜洲洱海,沿大丽公路(G214)经过大理城区拐上“杭瑞高速”,驱车将近5个小时左右进入“保腾高速”,在跨跃了超级工程“龙江大桥”和高黎贡山的一堆隧道群后,腾冲县城已经赫然在目,穿过城区驶入一小段盘山路,经过约2小时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和顺古镇”。总计约7小时车程大致领略了滇西千山万岭的风貌。我们预订的客栈在古镇“后头坡”街,他家有专属停车场,挺便捷的。客栈阿姨很热情,搬运行李冲茶待客十分利索,我们挑选的房间是带天台的(房间二楼出露台,小楼梯上玻璃天台),可以俯瞰古镇。安顿好下楼喝茶,客栈只有我们一拨客人,阿姨可以有空聊聊天,我们也打听一下周边情况,以利于这几天的游玩安排。斜阳西下气温降低,腾冲这边温差较大,薄羽绒傍晚就用上了。晚饭吃点啥?“妈妈的味道”这名字就透着亲切,徒步前往顺便逛逛周边街区。顺着“后头坡”街往下走就是小集市,街道路面均是火山岩石块铺成,乌黑坚硬与其它古镇的街道差别很大,而且坡度挺陡,目测应该有30度左右,左拐穿过熙熙攘攘的临街店铺,其中以山货店、小吃店和农副产品摊位居多,火腿腊肉吊于门脸的也有两、三家,离开小集市没多远到一岔路口右拐,又是一段下坡路,行至不足百米就发现人头涌动、人声鼎沸,到了!果然很旺人气!排队拿号吧,26号,前面还有13桌,等着吧!店里店外不时飘来熟悉的乡音……粤语:都系来揾食嘅(都是来找吃的);“妈妈的味道”看来已经名声在外、广受追捧,算是来对了。趁着等位空闲四处逛逛吧,没走多久就发现这时候大部分店铺已经打烊了,也就她们家旺丁又旺财,回头接着等……终于等到我们啦,开心落座点菜:铜瓢牛肉、藕带炒肚条、招牌锅贴、清炒油菜尖……大快朵颐、不亦乐乎!店家小妹妹服务态度也要点赞!“妈妈的味道”值得推荐给朋友!回去客栈的路上,大小店铺都已打烊了,之前的热闹模式转换成安静模式,之前的下坡转换成上坡,妈呀!坡可不是一般的陡,数百米的陡坡走得我们气喘吁吁,丰盛的晚餐消耗了一半,“后头坡”街名如其形,领教了!腾冲超级工程龙江大桥连接保山与腾冲腾冲路边花田和顺古镇客栈庭院和顺古镇温暖人心的店名第八节客栈阿姨早起就做好了我们的早餐,稀里哗啦吃完出门奔“热海”景区,想着早点儿到游人会少。腾冲的火山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热海”是典型的地热硫磺泉,是全国唯一的地热温泉国家级5A景区。驱车到达大门大约9点左右,游人不算多,经咨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我们规划了游览线路:沿栈道及石阶由下往上走,到顶“热海大热锅”再乘搭观光车回大门口。穿过牌坊进入大门,远处飘过阵阵硫磺味,地热蒸汽弥漫山谷,5分左右的步程,到达位于澡堂河瀑布旁边的“蛤蟆嘴”间歇泉,这是全国唯一的脉动式沸喷泉。伴随着瀑布呈“人”字型飞流分泄,地热泉散发的烟雾笼罩着山涧,宛如仙境般令人产生幻觉,由于泉口长年涌出硅华呈白色,周围岩石布满青苔呈绿色,远观酷似大蛤蟆在蛰伏,“蛤蟆嘴”因此得名。再往上行就来到“珍珠泉”,泉口呈“心”型,数百个小喷孔不断涌出泉水,就像煮开水时临近沸点的状态,也算是小小奇观惹人注目。接下来就是双泉组合“姊妹泉”和“鼓鸣泉”,这俩儿泉特性不强,在“热海”只能是跑龙套的地位。移步换景后我们沿栈道来到了“美女池温泉”,隐身山谷的浸泡池有5、6个,属于酒店配套设施,入住方可享用。驻足仔细观察一番,酒店硬件已显陈旧,浪费了这么好的天然资源,可惜了!再经过30分钟左右的石阶路程,终点“热海大热锅”到了……游人们拿着串串鸡蛋在沸水中煮着,摆好造型拍着,啧啧称奇地议论着,总之一言蔽之:“大热锅边大热闹”!乘观光车返程时见到了大批游客正往上赶呢,早来是对的,“热海”景区充分玩耍90分钟左右足够了,景观还不错,规模不大,管理还行。离开“热海”回腾冲县城,下一站:国殇墓园。这次旅行我们将此列为必到行程,墓园座落在叠水河畔小团坡,由滇缅抗战纪念馆和抗战烈士墓园组成。进入大门广场上悬挂着一个硕大的警钟,寓意警钟长鸣,珍惜和平。再往前行就到纪念馆,此处收藏数万件滇缅抗战的旧照旧物,并且详细回顾中国远征军的历次战役和其深远影响,通过大量文献和档案资料,记录反映入缅作战和滇西血战对整个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打通滇缅公路,为命悬一线的中国战场搭上了宝贵的生命线,亦为当时积弱的中华民族打上一剂强心针。走出纪念馆左转,镌刻着中国远征军牺牲的十多万将士名录墙矗立眼前,脑海旋即浮现刚刚在纪念馆看到的一则收复腾冲的战斗描述:尸填街巷、血满城垣、寸土必争、誓死不退……接着前往忠烈祠、纪念碑和墓园,这时的我们心情已觉沉重,至于什么位高权重人士的题词作序,我已无心装载,心里只想记住那座名录墙上的十余万个名字,哪怕是一小部分或者就是几十个、十几个……忠烈千秋!浩气长存!腾冲热海风景区蛤蟆嘴间歇泉腾冲热海风景区地热蒸汽腾冲热海风景区珍珠泉腾冲热海风景区观景终点站国殇墓园警钟长鸣,珍惜和平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打通滇缅公路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第九节由于我们住在“后头坡”街,进入“和顺古镇”的捷径是从后往前(正门)走,所以第一个途经景点是“艾思奇故居”,估计大多数人不了解“艾思奇”何许人也,但在中共高层里他的名气还是很大的,他对中共的系统理论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所著的《大众哲学》影响深远,不少党政高层在参加革命时都受其启发引导。“艾思奇”的家族在云南的影响力很强,在讨袁护国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其本人则被蔡锷将军收为义子,解放后官至中央党校副校长。从“艾思奇故居”沿着斜坡往下走,就来到了“龙潭洗衣亭”,旁边是“元老阁”,不远处是“野鸭湖”,大水车似乎是大多数中国古镇的标配,这里也不可或缺,龙潭与野鸭湖周边的民居现如今已发展为客栈和食肆,湖景当前还是蛮有情调的。沿着湖边漫步没多久,“刘氏宗祠”就出现在路左侧,寸家、李家、刘家是和顺三大名门望族,其中的刘家就是此处发源,背山向湖的地势确实是块风水宝地。继续闲逛至“寸家湾”和“大桥巷”,和顺古镇的核心区域就已到了,“和顺图书馆”、“滇缅抗战纪念馆”、“文昌宫”皆分布在附近,游人多聚于此,沿街店铺也兴旺许多,经过古镇大门广场拐往东,由前总理朱镕基题写“和顺和谐”的照壁矗立当前,旁边就是“双虹桥”以及“大牌坊”,古建筑风格配上清雅对联和横匾题词,古镇文风传承历经百年不衰确有根源,乡镇建有图书馆更是最好佐证。再往东行,街道店铺的生意基本都是翡翠玉石,“寸家宗祠”就在街道左侧,因为地势落差大,该宗祠呈阶梯式逐次向上,大门外墙皆用火山岩石砌筑,梁柱均有浮雕图案并且以石刻云纹相衬,站立街面望向大门呈仰视状态,整座宗祠显现高高在上、气势逼人的王者风范,寸家“玉石大王”的绰号并非虚言,辉煌的宗祠既彰显祖辈荣耀,又庇佑后辈的玉石生意持续兴隆,同时还是古镇礼孝仁义的传承之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仍然屹立不倒的内在因素也就在于此。和顺古镇的家国情怀十分浓厚,戍边卫国、弘扬文化、跨国贸易以及影响范围都是中国古镇界的标杆,游走于此深有体会,感触良多!和顺古镇后头坡街艾思奇纪念馆正门和顺古镇龙潭元老阁和顺古镇和顺古镇朱镕基题词和顺古镇和顺古镇双虹桥第十节本次云南之旅行程极为丰富……茶马古道上风格迥异的百年古镇沙溪、喜洲、和顺;风光秀丽的苍山洱海;铁血丹心、彪炳史册的中国远征军国殇墓园;沧海桑田形成的多种类型火山地貌;滑洗凝脂的硫磺温泉;初春的油菜花田;飞鸟迁徙奇观;圆通山的樱花节;捞渔河湿地郁金香节;昆明植物园的奇花异草等等;我们才疏学浅不能一一描述,就用简单罗列法加以补充吧。海埂大坝观鸟……海鸥成群来到滇池过冬,每年三月左右飞回西伯利亚,我们这次有幸目睹它们在海埂的风采。荷花温泉……我们选择在下午游玩后去泡温泉,既能消除疲劳又能滋润皮肤,一举两得。荷花温泉是典型硫磺泉,其中玫瑰花泉、牛奶泉、铁泉、碳酸泉是我们最喜欢的。据园区介绍:此处温泉经有关机构鉴定为“医疗级温泉”。腾冲界头村油菜花田……我们依据客栈老板推荐,驱车来到界头村弥勒寺观景台,半山俯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腾冲柱状节理奇观……火山爆发喷出的未露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柱状结晶,地质学称之为“柱状节理”。我们慕名前往曲石乡,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在黑鱼河附近的山崖绝壁观赏到这一自然界的奇妙地貌。圆通花潮……昆明动物园圆通山的樱花节吸引了大批游人观赏,我们跟随人潮踏青赏花还是头一回,微风轻拂花瓣如雨的诗意画面令人雀跃,树下的人们或绘画或野餐,孩子们嬉戏奔跑在樱花林中,此情此景记忆犹新。这次云南之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七彩云南的多样性旅行元素令人流连忘返,四季之美令我们十分期待!后会有期!海埂海鸥腾冲界头村油菜花田腾冲柱状节理腾冲玫瑰花泉昆明郁金香节昆明圆通花潮
1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