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数:12天时间:7
月人均:1500元和谁:和朋友作者去了这些地方:昆明金马碧鸡坊滇池石林其实去云南我想过自由行但是很多朋友说云南的景点距离是比较分散的,自由行是非常不方便,跟图省心,省力。出行前的必备⚠1.证件类:身份证、银行卡、现金⚠2.电器类:充电器/宝、手机、相机、电池、自拍杆⚠3.衣物类:卫衣、衬衫、T恤、各种颜色的裙子3条、内衣裤、平底鞋、运动鞋⚠4.护肤类:防晒霜、卸妆水、面霜、洗面奶、口红、眉笔、卸妆棉⚠5.药物类:风油精、肠胃药、感冒药、创可贴、防高反药等【每日行程安排】.🔴Day1:✈抵达昆明→昆明老街→金马碧鸡坊→滇池(昆明的机票便宜,大家都喜欢以昆明为中转)1先去昆明老街吃碗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5月前到昆明都还能看到海鸥3傍晚去打卡金马碧鸡坊-🔴Day2:石林1→石林,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庆余年》的拍摄地2→楚雄,石林到大理路程远(7小时车程),在昆明和大理中间的楚雄住宿一晚,以免夜车太疲惫,不安全-🔴Day3:大理1→大理古城,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美食巨多2→洱海,可租酷炫吉普车环洱海玩一圈,别租电瓶车,弊端太多!也可以乘游艇入海玩3→罗荃半岛,在洱海东岸,正对大理古城,有罗荃塔、罗荃寺十几个景点可玩4→双廊古镇,洱海边,苍山脚下,网红拍照热地,来一组天空之镜-🔴Day4:丽江1→丽江古城,有四方街、木府、大水车、白沙民居&束河民居建筑群等景点。2→玉龙雪山,丽江出发车程1小时,雪山长年积雪,可以徒步,一般都乘坐雪山索道高空俯瞰雪山全貌3→《印象丽江▪雪山篇》剧场就设在雪山怀抱里🔴Day5:东巴秘境1→东巴谷康养小镇,在玉龙雪山脚下的峡谷中骑着骏马探秘东巴秘境,然后去走走红色网红玻璃桥,练练胆!2→返回昆明,再战昆明各大美食街,品尝云南风味小吃,又或者给朋友们准备伴手礼去-🔴Day6:昆明坐飞机肥家了,其实这趟旅游还是非常不错的,确实是跟团游,可能没有这么自由,但是省去了很多麻烦,相对力说是可以的,性价比很高,怕麻烦的你也是可以报团哦,云南旅游攻略跟团分享小店门脸不大,进去后却别有洞天。两个院子里随意的摆放着几张桌子和小板凳,门口是个摆满了各种烤品的大冰柜,直接在冰柜前点餐。北京和上海的吃货们可能会知道“火烧云”,一家少有的主打餐厅。“火烧云”其实搬运复刻了这家烧烤店的两道菜品-“金金锅牛肉”和“薄荷猪脑花”。这边的服务员似乎不知道金金锅是什么,金金锅大概是火烧云老板娘自己起的名字吧。鉴于夜已深了,我们“只”点了五道烤品:“金金锅牛肉”、薄荷脑花、牛干巴和包浆豆腐。所有的菜品都可以要求店家烤好了再上,但是现烤的乐趣和风味可能更足一些。牛肉的吃法其实更像是火锅。一个小铁锅里面装着香菜、小米辣、花生碎、折耳根、蒜泥以及一些不认识的香料做成的底料,放在烤炉上烧,沸后涮入提前腌制过的牛肉,现吃现涮。吃的时候要搭配特制蘸水,是用腐乳、香菜、花生碎、折耳根等香料调配成的。各种香料的口味在嘴里碰撞,没有一种香料的味道会特别突出,却又互相搭配的恰到好处、左右逢源。薄荷脑花则是另一道必点。烤脑花儿在内地烧烤店也算是常见的烤品,但这里的做法中又加入了新鲜薄荷叶。脑花的筋膜处理的非常干净,吃起来无比绵密,薄荷又让本来重口的脑花多了几分清新。之前在北京火烧云吃这道菜的时候经常会把脑花儿拌进米饭,也是一种美味的吃法。干巴是常见的食材,其实就是牛肉干。这家的干巴的特色在于蘸水,用香油和蒜泥打成的蘸水里又加了几味让店家搪塞的香料,让干巴的味道异常迷人上瘾。猪尾巴也是一个小亮点。猪尾巴的外皮烤制的异常焦香,猪尾巴其实是没有多少瘦肉的,但是外皮和骨头之间夹着一层丰腴的脂肪,蘸上干碟调料,软糯香辣。和以上几道菜比起来,包浆豆腐就有点黯然失色了。2、林氏圆子当地人早起好食圆子、饵丝、米线。圆子其实就是迷你牛肉丸。点一份清汤圆子、圆子饵丝、甩粑粑和奶茶。看似简单的圆子饵丝,食客吃前会根据自己口味加入好几种调料:油辣子、糟辣椒、泡菜、腌菜糕、泡菜水、大蒜粉、胡椒粉、草果粉等等等等。甩粑粑有点像印度飞饼,里面包着鸡蛋,还会淋上炼乳。奶茶也是类似东南亚奶茶的口味,用浓茶加上炼乳制成。3、甘英的泡鸡脚、勐焕老奶的泡鲁达、甘老奶的苦撒距离林氏圆子不远处就是百思特美食城,这几家小店都在百思特美食城内,一个大院里聚集了好几家店铺,可以一站尝到好几种德宏州美食。泡鸡脚2.5元一只,有各种口味可以混搭:蒜香、柠檬、甜辣等等。泡鲁达是一种仿佛见证了风味的流转的甜品。根据名字溯源,大概源于波斯的Falooda,一种在玫瑰水和牛奶中加入细面条的消暑甜品。后来由穆斯林商人带入印度次大陆,在印度被盛极一时的莫卧儿王朝发扬光大。泡鲁达,汤底变成了本地更易得的牛奶、椰浆、炼乳,用料上也充满想象力地加入了面包干,新鲜椰肉,以及凉虾、冰粉之类的中国特色食材。美食大概是最简单的幸福感来源,各个民族的人民不论宗教信仰或文化,对美食的追求大概是统一的。泡鲁达这种来源于波斯的甜品,竟能绕过青藏高原,出现在中国西南边城,食材会根据当地口味和风土改变,但是风味的流转和人们对食材搭配的想象力有时却会令人惊奇。刚用完泡鲁达外面就下起了大雨,在躲雨的时候干脆又点了一些吃的,消磨避雨的时光。撒撇指的是一系列傣族美食,用凉拌配料搭上肉食制成的蘸料,用米线蘸食,有苦撒、柠檬撒等等。首次尝试,我们就选择了口味略重的苦撒。苦撒用生猪肉泥、韭菜、大芫荽等调料舂在一起,还有加上牛肠中半消化的青绿色的苦汁,应该就是在贵州也会吃到的牛瘪。吃前用涮涮辣在汤汁中游走一圈,用作米线的蘸汁。看似口味重,苦味的背后其实隐藏着青草的芬芳,就像清晨刚下过雨,修剪齐整的,湿漉漉的草坪的味道。大芫荽、韭菜等香草和香料的味道也会在口腔中互相碰撞。大概是因为德宏湿热,食用苦撒也会有祛暑的功效吧。德宏的美食就是这样,善于把玩各种有独特气味的香料、香草和食材,又能恰到好处的化解重口味的食材,也不得不佩服撒撇的发明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emmmm....还有勇气。百思特美食城入口处还有一家卖腌水果的摊贩,有售用泡椒腌制的青梅、菠萝、梨子和酸木瓜,吃时竟还要搬上油辣子和白砂糖。酸木瓜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水果本身的酸、腌汁的酸辣、油辣子的香辣和白糖的甜味在口腔中互相拉锯,咀嚼到最后竟还有一种类似甘草的回甘。有美食作伴,配上稀稀拉拉的雨声,心情也就放松了下来。
2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