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篇翻开中国地图,东西南北除了东北,其他地方几乎都去过。趁着过年放假,加上几天年假,我们决定抽出两周,先逛东北,再赴津门,看二人转,听相声,享受再一次的春节游。上一次旅游过春节是2011年,我们自驾行遍了整个广西。阳朔、南宁、巴马、德天瀑布、凭祥友谊关、防城港东兴等,一路走走停停,观美景吃美食,轻松休闲。后来,我们开启了长达三年的长途自驾之旅,足迹遍及大半个西南和西北。最后只剩下东北。
这次没考虑自驾,路途遥远,又是冰雪天气。最后决定采取飞机+高铁模式。按计划,我们从深圳直飞哈尔滨,再坐火车游览长春、沈阳、天津和石家庄,最后从石家庄飞回深圳。其中,哈尔滨和天津停留时间最长,各四天。这也是我们主要玩的地方。看冰灯、坐爬犁,啃大列巴,吃狗不理,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哩。汇总篇先上明细表和费用汇总,细节见后续出行篇。出行篇2015年2月14日星期六经过4个半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来到北国冰城哈尔滨。初到哈尔滨的感受:1.机场巴士服务出人意料得规范,值得点赞。一辆车四个管理人员,一个查验车票,另三个的职责很有意思,负责锁行李。乘客将行李放在大巴车下面行李仓中,三个管理员一人一区域,用一根大链条将所有行李串起。然后,每个行李上再加上一把锁锁住,给每位乘客发把钥匙。三个区域分别代表机场大巴停靠的三个下车点。这种管理方式第一次见到,无比神奇。三个人负责锁行李,人工成本之高难以想象。另一方面,丢行李现象真的如此严重,需要投入这么大的人力财力去管理吗?我不由得抱紧了我的包。2.道路宽阔。我们走机场高速进入市区,走上埃德蒙顿路(埃德蒙顿是加拿大的一座城市名称,哈尔滨与埃德蒙顿是友好城市,相互出资在对方城市修了一条路,这是埃德蒙顿路的由来),道路宽敞整洁,也许因为快过年还是晚上,刚过8点,就没什么人也没什么车了。初时两旁建筑不高。进入经纬街开始感受到俄罗斯风情的建筑,再到中山路两边高楼渐多,似乎进入了新中心区。3.冷,好冷。感觉又回到了乌鲁木齐。-20度室外,20度室内。外面冻成狗,里面热出翔。内外温差大导致室内很干,加上空气质量很差,空气中充斥着煤烟的味道,气管立刻起反应,又干又痒。看看手机APP,果然PM2.5爆表,400多。后面怎么玩?2015年2月15日星期日哈尔滨旅游第一天,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到哈尔滨第一顿正餐去朋友推荐的吴记酱骨头炖菜馆。来之前,朋友三番五次叮咛,在东北,菜的分量很大。我们带着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吃正餐的,分量大,就少点些,只点两个,合理吧,很合理。(图:吴记酱骨和平路店,在中医药大学旁边)上菜后的分量还是击碎了我们的心理预期,第一道凉拌菜上来,我们就知道点多了。盘子足有我两个脸那么大。第二个是招牌酱骨,盘子稍微小了点儿,可架不住肉多啊,小山一样,扎扎实实的——肉。味道倒是真不错。这里蔬菜品质好,清甜脆嫩,凉拌汁调得极爽口,酸酸辣辣,很合我的口味。酱骨颜色不深,但是很入味儿,鲜香醇厚,一口下去感觉甩面点王很多条街。一盘总共七块大骨,我吃了四块,已感觉弯不下腰,看到油腥就想吐。买单102元,价格适中,如果人多会更划算。(图:扎扎实实两盘菜,我俩其实只要一盘就能喂饱了)午餐后来到中央大街。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是哈尔滨所谓“欧式风情”的核心所在。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后来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1924年为中央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1928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中央大街”。中央大街改名以后,逐渐成为哈尔滨著名的商业一条街。中央大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两边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的体现,曾被称为“亚洲第一街”。难得的是,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并且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与汉口近代建筑群大多变为运动品牌的专卖店不同,也与宁波老外滩一水儿的酒吧不同,这里有许多20世纪初期的西餐厅、宾馆仍在营业,除了环境布置,连美食、小吃都沿袭了传统。置身其中,你仿佛可以看到百年前热闹的街景,悠闲的人群,让人有强烈的怀旧感和穿越感。这种“有灵魂”的风情,是遍及天朝的“仿古”和空有砖石的老街无法比拟的。(图:熙熙攘攘的中央大街)(图:中央大街的冰柜台,材料易得,还不需要拆除,春天就融化了)行前,我们已经在携程预定了哈尔滨冬日最著名景点——冰雪大世界的门票,免费来回接送,上车地点就在中央大街。想着晚上有大运动量,多少得垫吧垫吧,不顾胀满的胃肠抗议,买了一杯姜煲可乐和一根马迭尔烤肠。可是,这随便一杯可乐就半米高,随便一根烤肠就手电筒粗是怎么回事?!吃完喝完,撑得翻着白眼上了车。(图:半米高的可乐和手电筒粗的烤肠,看到对面孩子惊恐的眼神了吗)去冰雪大世界,首先要保暖。哈尔滨冬天最冷有零下三四十度,冰雪大世界所在的地区是江北的空旷地,比市区还得冷上七八度。脚下是雪,雪下是冰,四周是冰雕雪雕,用车上导游小哥的话说,加个盖子就是大冰箱。我们走运,这几天气温回升,晚上市区只有零下十来度。即便如此,也不是我们这些外地人能承受的。导游小哥及时兜售五块钱一片的暖宝宝,生意火爆,我们也一人买了俩帖脚底。靠这一神器,好歹一晚上脚丫子总算保持了一点点知觉,没冻麻木。以后童鞋们去东北体验冬季一定要记得批发一箱暖宝宝带着,这种化学温暖有时候比厚重的衣服鞋子还好用。冰雕、雪雕对我们有个西北生活经验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央大街走个三五步也有各种冰雕雪雕供大家赏玩。但到了冰雪大世界还是感觉震撼。占地极广,建筑很少,整个场地全是冰雕雪雕,而且几乎全是巨型作品。原大的冰火车、三层楼房高的冰城堡、可以爬上去游览的冰长城。细看看,雕工没那么精细,也就是个形似,但是光是那种巨大就够震撼了。再加上哈尔滨天黑得早,五点所有的彩灯都打开了,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一时间仿佛进入了琼瑶仙境,确也是极美的。(图:各种巨型冰雕)(图07:跟真火车一样大的冰火车)(图:坐大滑梯时,从高处可以俯瞰全园,五光十色,图片略渣,将就看)冰雪大世界大部分冰雕或冰灯都有企业广告,这种广告模式在旅游景点中大规模运用是第一次见。我觉得吧,如果有赞助和广告,就不应该收门票。门票还不便宜,300元一个人。按咱们互联网界的想法,应该不要门票,吸引大量人群,然后就会有一大批金主屁颠屁颠捧着钱来要求各种参与,各种广告,各种用户体验。不靠门票咱也能挣个盆满钵满。得了钱咱再扩大规模,让更多消费者和企业进来玩儿,分分钟再现当年“东方小巴黎”的风光。如果你耐寒,建议下午稍早去,可以多玩一些项目。因为热门项目大都要排队,比如300米大滑梯,要排45分钟到1小时。排队即耗费时间,还非常非常冷,在大冰箱里,一旦不走动,全身就开始逐渐冰冷,甚至僵硬。团队安排的游览时间只有两小时,应该是考虑到了大家的平均耐寒时间。我们只玩儿了一个大滑梯,坐了一小会儿爬犁,囫囵看了一圈儿冰灯,躲在有暖气的建筑里舒展个身体,就得连滚带爬赶旅游车去了。冰雪大世界门口有公交车,但收车很早。倒是有出租车,听说都不愿意打表,回市区的价格自然也就没边儿了。好在这个300米大滑梯物有所值,躺在塑料板上,大叔从后头一推,整个身体BIU的一声滑出去,左DUANG一下,右DUANG一下,时不时被离心力甩离了地面,要不是冰墙砌得高人就飞出去了。最坑爹的是,终点用一个大雪堆充当了缓冲墙,高速冲下来,两条腿都踹进雪堆里,俩大叔拔萝卜一样把我拔出来,整个下半身都是冰凉的,哆嗦了半晌。园区管理还是不错的,现在是旅游旺季,入口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拥堵。维护秩序的保安哥哥非常多。想到昨天机场大巴的锁箱师傅,难道这里的人工很便宜吗,所以习惯靠人海战术来实现规范管理。旅游车回到中央大街,下车的地方不远就是哈尔滨著名连锁饺子店——东方饺子王。这里的饺子皮薄馅多,汁水鲜美,还有许多非传统创新口味,连不爱吃饺子的老婆都赞叹不已。我们中午吃的尚未消化,只点一个饺子套餐,含四种口味,瑶柱、香菇猪肉、松仁玉米和鲜虾,再加个菠菜,68元搞定。2015年2月16日星期一哈尔滨游第二天:圣·索菲亚教堂。中午正餐来到朋友推荐的知音酒楼花园街店。老婆不长记性,点了仨菜。凉菜第一个上,一大盘苦菊拌黄瓜,黄瓜鲜甜,苦菊爽口,调味儿酸辣,我们居然吃完了。第二个是辣炒黄蚬子,就是广东人说的花甲,肉比广东的肥厚,味道对我们来说太咸。然后,硬菜上来了。小笨鸡炖蘑菇,超大盆,还没动筷子老婆就知道又点多了。别说是鸡肉,连蘑菇我们都吃不完。不得不佩服这里的服务员,手臂真有劲儿,盘子本身就巨大巨重,菜又实打实得多,一手托俩轻轻松松满堂飞。三个菜106元,小笨鸡就动了浅浅一层,实在吃不动了。后来跟朋友抱怨分量太大,朋友笑着说,幸亏你们没点他家那个得莫利活鱼……不敢想象了。(图:知音酒楼的小笨鸡炖蘑菇,看这森森的盆子,里面全是干货)吃完中饭,游览哈尔滨另一标志性景点,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在原教堂旁边第二次重建,由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号称可容纳2000人。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主穹顶、钟楼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属于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整个工程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图:巍峨庄严的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位市中心繁华区。要门票,20元一位。进门后,发现面积不大,远远比不上欧洲的各种“大教堂”。但内部的空间划分、高低层次、采光配置相当精细巧妙,墙面依稀可见繁复的壁画,可以想象它全盛时期的美貌。现在它已经失去了教堂的功能,作为《哈尔滨城市建设规划展》对外开放。所以里面除了一些老照片和模型,别无他物。(图:索菲亚大教堂内景,错落有致,方圆有矩,极具美感)我们有些失望,这种主旋律的展览如果不放在这里,恐怕根本没人去看。用名胜古迹诱使群众来参与喉舌宣传活动尚有情可原,但要群众掏门票就有些不大地道。好在这个展览还有可以看的部分。展览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哈尔滨城市的由来和期初的建设,特别是从1890年到1940年期间的城市形成和发展,通过大量的照片和史料,展现了当年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起伏变迁。百年前的哈尔滨已经如此繁华,老照片中的中央大街似乎比现在更加时髦和高雅,这让人有些不胜唏嘘。教堂周围是宽敞的广场,有游廊和长椅,在我们恨不得时时躲进暖气房的天气,依然有很多市民悠闲地散步,遛狗,遛小朋友,真是佩服。教堂离中央大街不远,我们再次来到了中央大街。这次的目的是吃马迭尔宾馆的冰棍,买秋林里道斯红肠。这是各种旅游攻略和朋友都反复推荐的。在哈尔滨,"马迭尔"这个名字尽人皆知,它与秋林一样,都是充满异国情调的老字号。马迭尔在俄语里的意思为现代、时髦,应该类似英文的modern(我猜的)。马迭尔宾馆始建于1906年,位于繁华的中央大街中段,落成时富丽堂皇,各国宾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现在依然在营业中,价格倒不贵,可惜只有楼体外观气派不减,内部就感觉灯光昏暗,设施陈旧,大堂的钢琴弹得磕磕巴巴,让人顿时失去了尝试一晚的兴趣。但在宾馆的另一面,马迭尔的西餐厅和小吃部却依旧红红火火。朋友极力推荐堆在塑料盒子里当街售卖,连个像样包装都木有的马迭尔冰棍。冰棍有两种口味,原味3元,奶香5元,看起来不起眼,但咬一口就发现,完全感觉不到寡淡的冰味儿水味儿,就是一种极其纯粹和浓郁的奶味。难怪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天气,中央大街几乎人手一只,很多本地人还一箱一箱地买。据说这个销售点每天销量达到10000多支。(图:卖马迭尔冰棍的老大妈们,也挺辛苦,人流一天到晚就没停的)我们中午吃得多,晚上打算就凑合吃点儿,我看周围的人都在吃面包,也尝试了一种看起来极其普通的两元小面包。一试之下,惊为天人。从没吃过这么有滋味的面包,面香夹杂着奶香,松软适中,不需要饮料不需要配菜,空口吃就吃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这到底是原料还是制作工艺的产物,我们就不得而知了。马迭尔对面还有家百年老字号——“华梅西餐厅“,也开了个侧门,专卖面包,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但是似乎有购买限制,每个人都是一大包,我们这俩吃撑的货就没敢尝试。想想马迭尔的面包都这么好吃了,大家还去对面排队抢购,华梅面包得好吃到什么程度,想想就流口水啊。(图:永远排着长龙的华梅西餐厅面包)秋林里道斯是哈尔滨另一个传统名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国商人伊·雅·秋林来哈尔滨在香坊开办了秋林洋行,附设灌肠作坊,生产各种灌肠等欧式肉制品,成为哈尔滨生产欧式肉灌制品最早的加工厂,这是秋林公司的前身。而“里道斯“实际上是俄语红肠的意思。经过百年洗礼,国营化和市场化发展,最后形成保留传统品牌的现代化食品公司。老婆爱吃各种灌肠,少不得买上一包尝鲜,感觉秋林肠比上海大红肠要更干一些,肉味儿更足,还有些许蒜味儿,她很爱吃。顺手也买了一包马迭尔的,其实口味儿差别不是太大,也许是我们的舌头没本地人灵光。另外秋林还有俩拳头产品,一是酒心糖,一是大列巴。酒心糖口味很复古,就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那个味儿,很甜很甜,酒心是烈度白酒,现在的孩子们估计吃不惯。大列巴(就是巨大的干面包)我们也没敢尝试,实在是没那牙口也没那胃口了。秋林里道斯的专卖店很多,遍及全市,各大超市也都有,所以如果不是恰好路过,也不必专门去中央大街买,毕竟中央大街可以买的可以吃的东西太多啦~~~2015年2月17日星期二哈尔滨旅游第三天,品大餐,逛松花江。来到哈尔滨一定要品尝一顿正宗的俄式西餐。朋友们推荐华梅西餐厅,它是中央大街最出名的西餐厅,可惜早上10点就开始排号,12点后就不用等了,木有位了,我们没赶上,只好放弃。自我安慰说,西餐吃环境,人多过菜场,气氛不对咯。另一位朋友大力推荐哈尔滨火车站前的龙门贵宾楼,说这是哈尔滨最古老的豪华西餐厅和宾馆,住过无数名人,还拍过《滚滚红尘》。我有些半信半疑,名字很俗,外观也破旧,巨大的玻璃窗有点气派,可上面居然还贴着广告纸,完全不能和华梅、波特曼等老牌西餐厅比啊。然而,进去以后,就被震撼到了,内里大有乾坤。中东铁路修建以后,来自俄国的众多军政要人和资产阶级纷纷来到哈尔滨,他们认为哈尔滨当时缺乏豪华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当时有了建一座豪华宾馆的想法。1903年,这座“新艺术”建筑风格的豪华宾馆应运而生。里面有舞会大厅、俱乐部、多间设施豪华的客房。如今,富丽堂皇的舞会大厅被改成了中餐厅,而我们吃饭的那一间“叶尼塞“——最初是俄罗斯军官俱乐部,变成了一间小小的西餐厅。从悠长的走廊走过,依稀仿佛能听到岁月的流声。(图:龙门贵宾楼长廊)经过风雨洗礼,又经过国营化改造的贵宾楼,如今已明显感觉到风光不再,整个西餐厅只有我们和另一桌客人,很是萧条。不伦不类的家具,玻璃上的广告纸,随意的服务态度,让我们对口味几乎没有了期待。但事实证明我们错了。我们点了两个套餐,一套99,一套168,均包括汤、面包、沙拉、主菜、甜点、饮品。出品无一不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就拿鹅肝来说,煎得恰到好处,薄薄一片里居然还嵌入了不知名的坚果,口感醇厚中带着香脆,吃完满口余香,摆盘也堪称艺术品。这绝对算我平生吃过最好吃的西餐。(图:精美的贵宾楼西餐)(图:好吃到流泪的鹅肝)吃完后在楼里四处转转,处处都是珍宝。通向二楼的胡桃木楼梯是百年文物;墙角一人多高、雕工精美的大花瓶是山核桃做的,而且也是百年文物;门口的黄铜转门铜色厚重,一看就不是凡品,人家也是百年文物,还曾出现在秦汉和林青霞拍摄的《滚滚红尘》中。老婆摸了摸,然后从旁边的玻璃门走出去了,她说,怕这个百年怪物是个时光机,会把她送去百年前。听说厨房里还有个百岁的木头冰箱仍在服役,我们无缘得见了。(图:百年转门,气派、豪华,还有种奇特的沉重感,在《滚滚红尘》里找找它)丰盛(又撑倒了)的午餐后,我们来到防洪纪念塔。这里紧邻着松花江,是观赏冬日江景的好地方。整个江面已经凝结成硬实的大冰块,要不是偶尔能看到冰层里冻住的气泡,几乎认为这就是陆地。很会玩乐的哈尔滨人把江面分割成一块块冰面,将分割出的冰面磨平磨滑,在旁边售卖或者出租爬犁(其实就是一片大的塑料片,上面有个屁股垫,前面有个绳,拖着就可以在冰面上滑动),大人小孩,情侣朋友,一个坐一个拉,有的风驰电掣,有的跌跌撞撞,带来笑声一片。俨然就是个天然游乐场。我俩也不能免俗,30元租了一个,玩到气喘吁吁,天空中渐渐飘起了雪花,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哈尔滨人真幸福,一条大江,夏天可以游泳,冬天还可以玩冰,这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图:封冻的松花江)(图:欢乐的江上游乐场)虽是冬天,江边的景致也很美丽,垂柳的枝茎在灰白的天空中勾勒出迷人的线条,仿佛黑白照片一般。要看江畔全景,就要去对面的万达广场,从电影院的玻璃窗看下来,视野广风景佳,这算是我们一个意外发现。(图:江畔美景)晚饭照旧是塞不下,索性去旁边的沃尔玛买些小吃饮料,为明天的长春行做准备。要离开哈尔滨了,真的有点依依不舍呢。2015年2月18日星期三年三十,大多数人窝在家里准备隆重的大年夜团聚会餐,我们却再次行进在路上,下一站,长春。上车以后,发现整个一节车厢,就我们俩人,简直就是火车专车,国家领导人待遇啊,一个字,爽。(图:哈尔滨-长春,火车专车待遇)一路行来,景色颇美。与新疆冬日野外平坦开阔到刺目的纯白不同,此时窗外虽也是一片银装素裹,但时不时有一排笔直树林,再来一簇彩色村庄(东北乡村的房屋似乎酷爱明快的暖色调,常见款是白墙红瓦加亮蓝的窗框门框),天是浅浅淡淡的蓝,云是丝丝缕缕的白,好看极了。(图:哈尔滨-长春,车窗美景)到达长春,第一印象比哈尔滨差了不少。整个车站灯光昏暗,从火车站出站口到轻轨4号线入口相距超过500米,长长的室内通道阴暗寒冷,没有暖气,标志指示也很不清晰。轻轨站许多站台几乎没有灯,加上人少,阴森森的。不知是大年夜的原因还是节省成本?轻轨出站,高高的楼梯让拖着巨大箱子的我们一筹莫展。百般捣腾下到地面,满地泥泞和污水,又让我们举步维艰。我们用快的叫了辆出租车去酒店,上车前反复辨认车牌,无他,车实在太脏了……整个车的下半身都是黑的,糊满了黑泥,车牌都看不见了。后来我们发现这基本上是长春出租车的平均卫生水平。这是冬天化雪的特殊时段造成的,还是夏天也这样?我们通过携程预定了当地口碑比较好的五星级酒店——和合会馆。网上介绍,宾馆的吉菜做得很不错,预订时与酒店确认,也说餐饮照常开门。但不幸的是,我们刚到,餐饮部就打烊了。看看百度地图,附近有不少美食。我俩信心百倍地出了门。结果,周边大小餐馆家家歇业休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开着门的,只提供十人年夜饭套餐。这让连东北双人餐都吃不下的我俩怎么吃?再看地图,几公里外有沃尔玛和肯德基!总有熟食吧,总有鸡翅吧!立即打车前往。靠,沃尔玛也关门了,肯德基也关门了!才下午五点不到啊!天无绝人之路,猛然看到对面有一家“绝味鸭脖”还亮着温暖的灯光,被打击得支离破碎的我们呼啸而去,生怕晚一步又关门了。进去一看,跟我们一样悲催的客人还有一位。大家默契地对望一眼,感受彼此眼中的庆幸。看店的小伙子是个外地人,所以没什么大年夜团聚压力,大慈大悲地解救了我等无处觅食狗。拎着一大袋鸭脖鸭头骨架莲藕海带小龙虾,施施然回到酒店。在小桌上摆开,再把从哈尔滨买的秋林格瓦斯倒上,也凑了六菜一汤,很丰盛!而且,秋林格瓦斯非常好喝,味道能甩哇哈哈格瓦斯一条京九铁路去。希望以后能卖到深圳。(图:丰盛的年夜饭!)今年的春晚没认真看,倒不是不好看,主要是抢红包太忙了。微信抢完微博抢,微博抢完支付宝抢,还得羊癫疯一样拼命摇,哪儿有空看电视啊。10点来钟,酒店很体贴地送来了饺子,这下连三十饺子都齐活儿了,感动哭,这个年总算是规规矩矩地过上啦~~~2015年2月19日星期二大年初一,计划逛长春景点。春节期间,酒店住客少,自助餐厅关闭,早餐送到房间。本以为就是一点儿面包煎蛋什么的,没想到有好几大盘。包括粥、蛋、饺子、培根、蔬菜、水果、橙汁、酸奶等等,非常丰盛。根据我们早前的功课,长春市区最主要的景点是伪满皇宫博物院和长春电影世纪城。其中长影世纪城属游乐场性质,我们兴趣不大,于是选择去伪满皇宫博物院,就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打车大老远赶到,发现一片沉寂,又!不!开!门!我们这几天就跟“不开门“仨字儿干上了。像北京、深圳这些地方,年初一景点都是人山人海,谁知道长春完全是个异类。出租车司机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大过年,谁来长春旅游?景点工作人员也要休息过年,肯定要放假啦。我猜他的言下之意是,傻子才大过年来长春旅游,你俩就俩傻子……司机说,长江路步行街热闹,去那儿准开门。又开了好一会儿,司机叔叔有点儿心虚地说,“那个,好像也没人……“。得嘞,先下来看看吧。一个黑洞洞的街口,走进去几步,连灯光都木有。我了个去,长春人过年都到哪里去啦,难道都在家喝酒打麻将吗?沿着火车站前主干道人民大街向南走,路上有几处老建筑,风格与哈尔滨大为迥异。长春曾是伪满时期的政治中心,所以有许多手撕鬼子剧中“日军”风格的建筑。这种日式建筑严肃规整,谈不上什么美感,但也见证和记录了一段重要的历史。(图:伪满时期的老建筑)一直走到重庆路附近,终于见到人了!见到车了!甚至还有点小堵车哩,好开心!我了个去,我们实在被恍若空城的长春吓趴了。商业街上有一家号称是老字号的“鼎丰真”,门头很复古,人挺多,貌似是卖萨其马之类的传统点心和汤圆之类的小吃。我俩权衡了一下肠胃,没有去凑热闹。(图:老字号鼎丰真)其他就没啥特别之处。这次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家开门的沃尔玛,扫荡一番后备食物后,坐上黑黝黝的出租车,回酒店休息。明天,沈阳,希望别又是 不 开 门! 2015年2月20日星期五今天去本次旅行的第三站,沈阳。长春到沈阳北,只需两小时动车,方便快捷。今天火车站人多了许多,车厢里基本坐满了。看来长春人民不爱逛街,却喜欢短途旅行?或者是,我们的伪满皇宫不给你们看,我们还要去看你们的故宫,耶,好赚~~~~~(脑洞略大)沈阳在东三省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小(哈尔滨5.3万平方公里,长春2万,沈阳1.3万),但经济最发达。因地理位置原因,沈阳是中原地区到达东三省的咽喉要道,自从清太祖努尔哈赤1625年从辽阳迁都到此,沈阳就进入城市发展的快速通道。解放后,沈阳成为中国重工业重要基地,东北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沈阳经济总量超出其他两个城市40%之多(哈尔滨和长春经济总量差不多)。从沈阳北坐地铁到工业展览馆站,属于市中心,出站后,周边环境比长春高端大气多了,高楼林立,道路宽阔。但也没有人头攒动,很是寂静冷清。我们住在7天三好街辽展店,看地图周边本应是繁华盛景,超市饭馆林立。但素,年初二,不!开!门!好在这次上帝给我们留了扇窗户,对面有一家麦当劳,还是24小时的!麦当劳叔叔我爱你,你真是业界良心!晚饭毫无疑义地交给了麦当劳叔叔。店里人那个多啊,老的小的中国的外国的。送外卖的叔叔也穿梭不停,奔波去饲养不知何处的无处觅食狗。看来,春节餐饮休息对大家生活影响很大,广大(不合时宜的)外地游客和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别说是吃顿好的,连吃顿热的都难。2015年2月21日星期六今天要好好逛逛沈阳城。连着几天没吃过正式中餐了,今天无论如何得吃上。我们聪明地选择了看“沈阳新闻”,新闻里穿得像红包一样的主持人正在报道“大悦城餐饮爆满”。好哒,就大悦城!点评网第一推荐的韩盛自助烧烤,不!开!门!这仨字简直阴魂不散。还好,其他大部分餐厅都开门。旁边的长寿亭人参鸡也是韩式料理,还打折,就它吧。人参鸡味道不错,用料精致,做工讲究。一只小鸡,中间包上米饭、红枣、栗子和人参,细煨慢炖,吃肉喝汤,清淡可口。还点了石锅拌饭和辣白菜炒肉,三个菜,68元,超值。餐后走路到中街,典型的城市步行街,两边商场和洋快餐,商场以运动服饰为主。特殊之处是,比一般的步行街要宽,地铁的开口就在中街的中心,坐地铁到达非常便利。向西穿过中街走约1公里,就到达了沈阳最著名的景点——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是清入关前的皇宫,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称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它是座完整的皇宫,且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清代重要的历史见证。1625年,清太祖迁都沈阳(当时称为盛京),开始兴建沈阳故宫,后不断增加完善,到乾隆四十七年左右,完成现有故宫建筑。沈阳故宫不大,2--3小时可以逛完。60元门票,与大10倍的北京故宫的门票价格相同,比较起来就有些贵。不过,小有小的好处,2小时行程逛一圈不累;非热门景点,人也不多。想想现在要是去北京故宫,肯定人挤人,这里可以悠悠闲闲逛个够本儿。旅游要逆着人流,工作日趋热门景点,大假期去非热门景点(只要别遭遇 不 开 门)。总体来说,沈阳故宫值得一看,建筑虽规模不大,但也气势恢宏、精雕细画。园内还有数个展览,可以了解清入关前的一些历史,看看当地出土的文物珍品,如画、字、玉、瓷等。还有一个辽文化知识展,展现辽统治时期下的东北历史。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大约晚200年。因此,沈阳故宫很多地方是仿造北京故宫修建,特别是中路用于皇帝政治活动和起居生活的建筑,几乎就是北京故宫的缩小版。(图:沈阳故宫,北京故宫的缩小版)整体看下来,除了清宁宫后面一个极小的花园,其他就没有休闲之处,说明当时修建的目的就是工作和生活之用。可能是因为,北方天冷,没啥神经病在户外赏花赏月。游牧民族也不好吟风弄月的,要么在屋里烤火聊天,要么到户外骑马狩猎。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当年皇太极的几个老婆都住在一个大院子里,皇后住正房,几个妃子住侧房,排不上号的小妾住偏房。但是每天晚上,皇太极走进院子,一大堆女人都躲在窗户后头,乌眼儿鸡似的看着他去哪里睡觉,这齐人之福享受起来压力山大啊!大政殿是整个宫里最漂亮的建筑,前面对着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两边排列着“十王亭”,这一区域据说是皇上和八旗旗主联合办公的地方。入关前满人住房条件真是困难,这上班的地方扎堆,晚上回房妻妾住的地方又扎堆。难怪他们一鼓作气打到北京去了。(图:沈阳故宫里最漂亮的“大政殿”)(图:大政殿门口“十王亭”中的三个)(图:故宫门口的“皇城公厕”,让人肃然起敬)到东北肯定得看看二人转。本打算订刘老根大舞台,却被告知“不开门”,我们在中街路过了一家刘老根,花枝招展的门面一片沉寂,告示上写着休息到初五。我们旅行结束的时候,就听说有的刘老根已经被悄然拆除。不知这一家未来还会不会继续存在。(图:沉寂的刘老根大舞台)我们在携程上预定了另一家“夜醉美东北二人转剧场”,23元一张票,比刘老根便宜许多。但携程上最好的位置,11排,位置靠后,还是最边座。大概剧场把好位置都留起来自卖了吧。看网上评论都说东北二人转除了刘老根大舞台之外,其他都脏乱差。现场感受并没有那么糟糕。剧场不小,可以坐约400人,灯光音响设施齐全,还有二楼贵宾座。座位宽绰,每个座位上有塑料手拍,人为营造热闹气氛。(图:夜醉美东北二人转剧场)检票入场后就有热情小哥帮忙带座,服务这么好超出想象啊。后来才知道,这里座位都没有号,没有小哥带领,你找不到位子。又是管理不到人来补的方式。今天年初三,是这个剧场年后第一场演出,人真不少,现场基本坐满。演出时间从19:30—20:00,总共2.5小时。7点不到就检票进场,台上有两个小伙儿轮流唱几首歌暖场,7点半正式开始。整场演出,8个演员,5男3女,表演5个节目,真正的二人转只有两段,一段是《正月里》,一段是《猪八戒背媳妇》,其他有歌舞、小品、单口相声、模仿秀等。总体来说,加上暖场时间,3小时演出23元票价,超值。说演出多精彩算不上。小品的段子大部分都听过,并不是很好笑。唱歌跳舞的水准也就是略高于业余。但演员演得很卖力很投入,很会搞气氛。没有看过现场的,可以去看看。想来刘老根大舞台水准也高不到哪里去。二人转原先是地方俚俗小戏曲,后来被东北笑星们带上了春晚,逐渐被全国人民熟知。因为东北人的豪放天性,传统二人转不乏搞笑和涉黄的内容。春晚上只保留了搞笑的内容,民间舞台上就有些荤素不忌。整场演出三个女演员的作用基本上就是被说黄段子,以及穿得很暴露唱歌跳舞。男演员还动辄“耍彪“,就是装傻充愣,从二楼往下跳,拿刀对着自己脖子什么的,尺度有点儿吃不消。我前排是个中年的大哥带着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估摸着是真的来听戏的,不知道老太太一晚上灌了一耳朵黄段子是啥感想~~~~~2015年2月22日星期日今天结束东北黑土地的旅程,再次乘上火车,下一站,天津。早上起来天就灰蒙蒙的,查查手机,果然,沈阳PM2.5达到500,爆表。北方的空气污染真是个大问题。算是老天眷顾,我们昨天游沈阳故宫时,阳光柔和,天空碧蓝,白云朵朵,照出照片来格外美貌。说起蓝天,我们走过许多地方,同一片蓝天,却各有特色。西北如新疆,天空是一种纯净的几乎刺眼的蓝,大概由于水汽不足,整个天空找不到一丝云彩,高远而苍凉,和远处的雪山在一起,如诗如画。咱们大深圳的天也时常是瓦蓝瓦蓝的,却总有饱满的含着水汽的云沉甸甸地垂下来,挨挨挤挤,天空就变得低矮,仿佛触手可及。东北的天空则蓝得更加浅淡和透明,上面时不时飘来一片薄薄的云,卷卷舒舒,清淡得不像这块火热土地的画风。沈阳到天津660公里,动车需要4个小时,这个速度真不快,主要中途停靠站太多,特别是临近天津,20分钟就要停一次,也许可以解释为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较多的原因。我们订的是桔子水晶酒店,离天津站很近,一站地铁,从津湾广场站B出口出来转个街角就到。后来我们发现,直接步行过去不比地铁慢多少。但是津湾广场的地铁站修得相当好看,很有范儿,值得路过一番。(图:津湾广场地铁站,豪华吊灯光芒映射在大理石地板上,仿佛舞会大厅一般)桔子水晶的宣传点是“五星级体验,三星级价格“。319元一晚,从地段来说,真的不算贵。酒店的楼体是津湾广场欧式建筑的一部分,很复古,而进入大堂,就是十足的后现代设计感,色泽明快,空间充满想象力,迥然不同于星级酒店的教科书式豪华和经济型酒店的呆板简易。桔子酒店一直以高科技闻名业内,进入房间就被科技撞了几次腰。先是找不到插卡取电槽。摸黑找了好几圈,终于发现入口墙上有一个小凹槽,卡直接放在里面就可以了,无需插入,应该是非接触式RFID感应取电。然后又被电动窗帘难住了。一个没有任何字母的白色遥控器,拿出理科男的钻研精神,捣鼓好一会,窗帘才终于关上。再跟床头的灯光控制台较劲了一番,方才在橘色灯光下看清了整个房间。房间不大,但从床头装饰到沙发椅子都设计感十足,温馨舒适,书桌上还有小鱼缸,里面有一只蓝色的暹罗斗鱼(活的!)。房间隔音很好,几乎听不到外面的杂音。说五星级标准有点儿夸张,不过除了小,其他跟四星级没差。(图:房间内饰,床头站了俩扑克脸,就理解为外国门神吧)简单收拾,外出解决晚餐。一出酒店,热心三轮车大爷招呼我们去劝业场附近的小吃街,架不住老大爷的热情,上车走起。一上车,老大爷不停推荐天津大麻花,“酥得掉在地下就全成渣了”,“吃了能想一辈子”,然后就把我们拉到步行街附近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专卖店,说再不买就关门啦。我们在被反复暗示和洗脑后,进去买了一大盒。说实在的,味儿不算难吃,可是远没有那么好吃,甜而且油腻,吃一小截儿就饱了,我估摸着我这辈子不会再想它了。旁边就有家狗不理,我俩乐坏了,真是瞌睡遇到枕头,正好尝尝天津另一个著名特产。这是我们一个巨大的错误决定。为了吃到所有口味,我们点了个80元的套餐,6个包子,6种口味。包子大小和深圳面点王生煎包一样大,厚皮,干巴巴的,毫无汁水。公平地说,馅儿口味还OK,但相比十几元一个的价格,真滴太不值啦。开封的灌汤包能甩它一条黄河去。配了一碗小米粥,碗比眼珠子略大点儿,脏兮兮的,挂在外边儿的粥跟里面的差不多分量,寡淡无味。服务态度极“国营”,所有的服务员都一脸不耐烦,旁边一张台的孩子碰掉了号牌,店长逼逼叨叨抱怨了五分钟。事实上后来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天津人都警告我们,千万别去吃那玩意儿。有个出租车师傅一锤定音:谁傻谁去!好吧,怪我们太傻太天真。。。。。。2015年2月23日星期一天津游第一天,锻炼脚力的一天,意大利风情街、鼓楼、五大道、西开教堂。酒店门口解放北路向北走就是解放桥,横跨海河。对面是世纪钟广场,东边是天津站。这是天津最初发展的核心地带。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旧称),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9国租界,故得此名。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图:在解放桥上看海河两岸风光,左侧是天津站,对面就是津湾广场)世纪钟广场西边是海河文化广场,步行10分钟,到意大利风情街马可波罗广场。意大利风情街是原天津意大利租界,区域现存完整的原汁原味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建筑近200余栋,是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作为资深吃货,首先注意到的是小吃。马可波罗广场旁边的石磨煎饼果子貌似不错,10元一套。切克闹,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我了个去,足足排了一小时的队。出于补偿心理,我一人就吃了两套。额,有点撑。口味偏淡,多放点儿酱应该更好吃。沿民族路向北走能看到一栋老式建筑,看介绍,是原意大利兵营。意大利兵营建于1925年,原为三层,砖木结构,呈倒U形,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是典型的意式风格建筑。首层是各种公用设施,二层和三层位拱窗明廊的士兵宿舍,矮楼是指挥官的办公室和宿舍,楼前空地是操场。当年驻有一个混成营,共有官佐士兵999人。意大利兵营是天津九国驻军兵营中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外国兵营,也是全国此类建筑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逛完意大利风情街,从建国道坐地铁2号线到鼓楼。但凡有点历史的城市都有一个中心,就是鼓楼。地铁D出口出站沿城厢中路向北走10分钟到达鼓楼。鼓楼热闹有余,档次不足。如同小市集。路边有各色小吃以及传统的各式小游戏,比如已经若干年没见到的套圈、打气球,倒有了点儿新奇的感觉。鼓楼东街老城博物馆可以看看,是洋行买办的老宅子,其他没啥看的。最坑爹的是,一路到处是卖狗不理包子的小吃摊,8元7个,7种口味,跟我们昨天吃的80元6个的包子,一样大。老婆中午与朋友去号称津门第一西餐的“起士林”吃饭。在鼓楼逛了会,就赶去与她会合。一照面就看到老婆便秘般的表情,询问之下,才知道她又发掘出了一家“狗不理”。“起士林”是天津最早的西餐厅,始建于1901年。当然,时光荏苒,解放后也全面国营了。脑海中还残存着对哈尔滨龙门贵宾楼的美好印象,老婆对此餐充满期待。起士林位于一栋欧式建筑内,外型还是相当气派的。入门以后分几层,一楼卖点心蛋糕,二楼德式,三楼俄式,四楼法式。他们选择了法式。上四楼,一个大厅,室内装饰也就是个崭新版老国营饭店水准,可菜单一拿上来,价格就吓人了,基本上吃个全套一人1K是没跑儿。俩人商量着点了一汤俩前菜一主菜一点心一咖啡,花了一千三。结果,除了前菜的带子配芦笋得到了一句“尚可“的评价,其他别说跟哈尔滨比,就算是跟上岛咖啡比也好不了多少。如此高端的价格,水都没有一杯,要喝水,您看单吧,咱们有各类温吞水咖啡和飘逸杯款绿茶供您选择。后来听说这俩倒霉孩子没去对地方,人家俄式和德式的餐厅就没那么宰人,人均两三百就成,不过估计口味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了。一位出租车司机又教育我们说,“起士林“早已不是当初的”起士林“啦。看来,天津的“老字号“要谨慎选择。(图:让老婆恨得牙根痒痒的“起士林”,看楼体外型还是很气派的。)起士林不远就是著名的“五大道”。天津必去景点。官方的“五大道”是指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津城建部门为了统一管理,按照由南至北的顺序,将这一地区东西走向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等统称为“五大道”地区。五大道地区拥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建筑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最典型的300余幢风貌建筑中,英式建筑89所、意式建筑41所、法式建筑6所、德式建筑4所、西班牙建筑3所、还有众多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筑等,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五大道的原住户洋人很少,基本上是中国房主,他们与西方建筑没有文化羁绊,于是就随心所欲地去删减与添加,这反而给建筑师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起解放北路那些规规矩矩的西方建筑,五大道的洋楼要随意得多,反倒有了许多别样美感。这里的洋房经过百年沧桑,几易用途,现在逐渐复原保存,规划成旅游区,供游人参观。道路整洁幽静,游人不多,冬日高大萧索的枯木间掩映着或生气勃勃,或死气沉沉的一栋栋房子。有的已经被改造为宾馆和充满小资情调的饭店咖啡馆,花树俨然,或似模似样或不伦不类;有的还住着土著,漂亮的欧式小阳台上堆着杂物,院子里放着小三轮,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还有的则庭院深锁,落叶堆积,窗户玻璃缺了好几块,如寂静的黑洞冷冷俯视着行人。(图:英式洋房。一个天津大妈告诉我们,这房子连砖头都是从英国运来的。)(图:不知道算神马式的洋房。)(图:五大道的和平宾馆。似乎也不贵,有兴趣的可以去住住。)(图:每一栋洋房的风格都完全不一样。)在劝业场附近有一栋“瓷房子”,据说是某富豪用各种古瓷片包裹了整栋老建筑,老婆去看了,说是密恐发作,毫无美感。恰好,五大道也有一栋,由于这栋意式建筑本身比较宏大,包装得不算彻底,有点儿新奇的斑斓的效果,好看,真的谈不上。(图:五大道的瓷房子。密恐患者勿近。)总体来说,五大道旅游区环境古雅,景色怡人,而且是免费游览,很适合漫步逛一逛,发点儿民国幽思之类。不过,道路很多,纵横交错,全部走下来还是颇费体力的。我们沿着五大道的云南路到贵州路、营口道,最后走到了著名的西开教堂。西开教堂始建于1913年8月,1916年6月竣工。建筑面积1891.9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构图,三个高达45米的巨型圆顶错落排列成“品”字形,三座穹窿顶均略向上拉长,表面以铜板覆盖,巨型圆顶为木结构支撑,每座圆顶上有一个青铜十字架。西开教堂是天津市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现在仍然承担着正常教务职能,听说还能办婚礼。我怎么看都觉得挺眼熟,感觉似乎在某一部《黄飞鸿》里见过。电影爱好者童鞋给科普下?(图:眼熟的西开教堂。)很遗憾,时间太晚,教堂不开放,只能在外面看看,无缘得见它壮美的内景。晚上,我们来到营口道伊势丹百货。被“老字号”伤透心的我们,选择了川菜,8楼“麻辣诱惑”。果然没让我们失望,麻辣诱惑蛙、果味拌菜、椒麻鸡三个菜125元,价格工薪,味道正宗,鲜香麻辣,大大抚慰了我们饱受蹂躏的身心。回到津湾广场,时间尚早,沿着海河边溜达了一会儿。灯火璀璨,波光粼粼,附近的复古建筑、远处的高楼大厦,层次分明,别有一番风流景色。(图:美丽的津湾广场夜景。) 2015年2月24日星期二今天是天津游第二天,计划是:劝业场、步行街、听相声、古文化街。中午在津湾广场的青年餐厅吃中餐。看大众点评,青年餐厅是附近性价比最高的天津菜馆,口味和服务都很不错,而且就在我们酒店隔壁,每天都挤满了人,我们自然不能错过。天津烤鸭、剁椒鱼头,青年凉拌菜、两杯饮料共150元。烤鸭最好吃,春饼是我吃过最薄的春饼,一笼屉看着不多,却揭也揭不完。听说,“正阳春”的烤鸭是最正宗的天津烤鸭,但被老字号伤害了两次的我们实在不想再上当了。(图:青年餐厅的烤鸭。)饭毕,沿酒店门口滨江道向南走10分钟,就到达了滨江道步行街。滨江道商业街是天津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它自海河边的张自忠路起,向西南方向延伸到南京路上,全长2094米。分两段建成,其中张自忠路至大沽路一段,建于1886年;大沽路至南京路一段建于1900年。1946年将两段合并,定名滨江道。滨江道从劝业场到南京路一片商业街,类似上海外滩的南京路。和五大道租界住宅文化不同,步行街是租界区的商业中心。看着劝业场及周边建筑,很难想象100年前的中国有如此繁华的自由市场,酒店、商场、银行、餐厅、各种老字号等等,繁荣程度甚至远超现在。自由贸易是最具市场活力的商业形态,市场从不缺钱,不缺聪明的人才,只要有好的机制,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活力。劝业场是整个商区最著名的建筑,建成于1928年,折衷主义风格,法国人设计。鼎盛时期,它有百货、剧院、茶社、屋顶花园,号称“八大天”。它曾有过无比尊崇的商业地位,大约相当于巴黎的老佛爷、台北的新光三越。可惜现在里面的商场一片萧条,无论是货品还是服务都泛着上个世纪的国营气息,门可罗雀。(图:曾经辉煌的劝业场。)好在六楼的“天华景相声剧场”依然红火。经过朋友推荐,我们在众多的天津相声剧场中选择了这一家,体验嗑几颗瓜子、滋溜一口茶,听着小相声,哈哈一乐,叫个好儿的天津人休闲生活。天华景相声剧场票价50、60、70三档,我们买的60元票,第二排。瓜子和茶35元。相声剧场时间约2.5小时,6段相声,含1段开场快板。演员名字我们都没听过(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实在不是什么行家),但是演出相当精彩。开场的那个快板老艺人,整个节目得有上千个词儿吧,每个词儿到耳朵里音量都是一样的,而且无比清晰,这是真功夫。后面的相声演员,无论是有些岁数的,还是年纪很小的,举手投足间全都是专业范儿,表情到位,身段儿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每个相声都很好笑。包袱频繁,还都是没听过的原创段子,没有什么低俗的内容,没有硬咯吱人,也没有要掌声要喝彩。两个多小时,听得聚精会神,心旷神怡,不知不觉脸颊肉都笑酸了。(图:天华景剧场听相声。)同样是下里巴人的文化,我俩感觉天津相声比东北二人转要好看多了。只是很奇怪,为什么春晚上的相声那么差劲,小品那么火。不过随着苗阜、王声的异军突起,本山大叔的退隐,也许相声的春天又要回来了。看完相声,坐地铁去逛古文化街和天后宫。天津天后宫建于1326年(元泰定三年),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历经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每年天后诞辰,以天后宫为中心举行大型民间酬神庙会活动,沿河船户、周边信众亦纷纷到来,各地商贾云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业街——宫南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荣。不知是因为过年还是我们到的太晚,许多店面没开门,比如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只有卖小吃的摊位依旧热闹,人头攒动,地面上满是肮脏的竹签和包装纸,大红灯笼下,一片市井气息。(图:天后宫门口)(图:古文化街的斜巷,意外的安静和诡异。) 2014年2月25日星期三今天打算去逛逛天津博物馆。早上睡到自然醒,打车到博物馆附近的银河地下商场吃中餐。朋友推荐的“佰号轩”休息关门(说是春节开门太忙了,工作日首日关门休息,摔),只好走到银河购物广场觅食。大众点评推荐的人气餐厅“亚洲大地”超多人排队,要知道这可是工作日啊,摔。只好汉堡王搞定。天津博物馆前身为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2004年由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合并组建,属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展厅众多,藏品丰富。我们只来得及逛了天津历史馆,珍品馆,青花瓷展,扬州书画展和玉文化展,就到了4点半的闭馆时间。这个时间实在太早,强烈建议推迟。印象最深的是一件“清末翡翠缠枝菊花纹环耳扁盖瓶“。个头非常大,看照片可能感觉不到,得有半米高,精雕细琢,各种浮雕透雕镂空,光掏出来的翡翠都能做七八条翡翠项链十几副镯子了吧,古人真浪费。(图:巨大而精美的清末翡翠缠枝菊花纹环耳扁盖瓶)看完博物馆,再去逛滨江路步行街。这次我们没有走滨江道主路,而是走旁边的长春道小路,感受更传统的老城。想想几十年前,中心区也就这么大,中心区在大路上,离中心区呈井字型放射开,30-50米一条道,交错纵横,人声鼎沸,鸡犬相闻。现在也依然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偶尔还能发现一两家店面极其复(Zang)古(Luan),却挤满了大爷大妈的老馆子。沿着小路找寻朋友推荐的一个特色饭店,河北路锦州道路口的“巷子深“,这名字起的真是应景。结果,又是一个铁将军把门。还好,走不了多远,就是长春道新华路口桂发祥糕点店,那里有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小宝栗子。小宝栗子20.8元一斤,不算贵,却是我吃过所有糖炒栗子中最好吃的。个个颗粒饱满,一个坏的都没,剥开外皮,里面的那层薄衣就随之轻松除下,完整的栗子仁儿一口咬下去,又香又甜又糯,热的时候尤其好吃。听说如今小宝栗子在天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已成为新的天津小吃名片。传统的“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也就是只有消息闭塞的外地人才会趋之若鹜啦。买小宝栗子时,顺手买了一串传统山楂口味的冰糖葫芦,4元一串。口味也非常惊喜,基本上也算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葫芦了。桂发祥对面就是著名的烤鸭老字号“正阳春”。摸摸毫无饥饿感的肚子,想想前两天不甚愉快的老字号遭遇,决定还是去前面的小吃街吃点儿烤串,结束这奔波的一天吧~~~~ 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今天离开天津,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石家庄。经过几天的地形勘察,我们这次熟练地拖着行李箱步行到海河对面的火车站,只花了十分钟而已。回头看看对面的津湾广场,居然有点淡淡的不舍哩。天津到石家庄居然木有高铁,而且火车从天津出发,不是直接到石家庄,是先向北开到北京,在北京停30分钟(!),再回头向南去石家庄。为了照顾到北京的客源,丝毫不考虑石家庄的童鞋们要多坐好几个钟头的火车,顿时感觉到北京天津对于大河北人民深深的恶意。现在算是客流高峰时间,还好我们提前在12306买到了卧铺票。坑爹的是,我俩的铺位相去甚远,换位置也没换到。这是12306一个巨大的槽点。相信这也不是什么难搞的技术问题,只是为什么就是迟迟不能解决呢?阿里接手以后加加油升级吧。这趟火车是双层车厢,楼下的有两层铺位,楼上的有一层铺位,非常新奇。只是,在下层车厢的下铺看站台总有种地老鼠偷窥的感觉。五个多小时后,火车到达石家庄。对于我们规划了石家庄做目的地,朋友们都是反对的,一致的评价是“又脏又乱,没什么好玩儿的”,反倒让我们有些好奇。下了火车,排队打车。开始感觉不错,没多少人,一条队大概20人左右,有两个队。等了一会发现,问题来了,根本没有车进来,该死的天气还很冷。寒风中站了40多分钟,冻得僵硬的我们才上了车,被暖气感动得热泪盈眶。开到主干道,司机大哥就把计价器关了,开始不停拉客,问问这个走不走,问问那个走不走,大哥,这是要闹哪样嘛?终于有个菇凉坐进来,司机大哥总算是安心开车去了。我们面面相觑,这怎么付钱?怕被赶下车,我们默契地闭了嘴。快到酒店,司机大哥说,我不方便拐弯,很近的,你们自己走过去吧。车费多少?“你们看着给吧,给多少都行!”我靠,我怎么知道给多少?还好后来,大哥勉为其难地要了10块钱,我们总算松了口气。话说咱们就不能明码标价,按市场规则干活吗?拖着箱子走了三四百米,才到了酒店。路上不算繁华,也不算荒凉,有几栋高楼大厦,也有许多火柴盒老楼。没什么豪华大饭店,但小饭馆倒是不少,驴肉火烧,保定火烧,黄焖鸡米饭。有北方传统城市的既视感了。 2014年2月27日星期五今天是旅行的最后一天了,只打算逛逛河北省博物院,晚上就回深圳。河北省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4月,馆址设在保定古莲花池院内,1982年搬迁到石家庄(好像石家庄许多重要的文化政治机构都是从保定搬迁来的,可怜的大保定就这样成为不知名三线城市)。现在位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的新馆于2014年6月9日正式开放,属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北是汉文化重要发展区域,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几个诸侯国和王国的变迁和发展历史,比如燕赵故事、中山古国、满城汉墓等。最著名的是中山靖王刘胜的老婆窦绾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河北还是中国古陶瓷的发源地之一和重要产地。唐宋时期,河北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瓷器产地,出现了著名的四大瓷窑——邢窑、定窑、磁州窑和井陉窑。隋唐邢窑白瓷是北方瓷器的代表,被唐代茶圣陆羽誉为“类银”、“类雪”,形成中国瓷业生产“南青北白”的局面。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胎薄釉白,刻划花技法流畅生动,印花装饰更具特色,发展为宋代白瓷窑之首。磁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民间瓷窑,纹饰技法风格豪放,富有乡土气息,瓷器上的绘画题材饶有兴致,极富情趣。井陉窑是河北省考古工作者的新发现,产品以细白瓷为主,唐、五代时曾为官府烧制过瓷器。河北省博物馆另一具有重要特色的瓷器藏品是元代的青花和彩釉瓷。青花开光镂雕红蓝釉花卉大罐是国宝级文物,集绘画、镂雕、浮雕、贴塑、青花、釉里红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身,代表了元瓷烧造的最高成就。总体来说有些可看性,但跟天津博物馆有点儿重复,连金缕玉衣我们都看过俩了,稍有些审美疲劳。(图:一件很有趣的小藏品,多面骰子,这是展开图,古代的赌徒们还是很有智慧D)中饭吃了著名的“驴肉火烧”,其实就是油饼夹驴肉。驴肉切成了细末,也感觉不到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口味鲜咸,有些油腻。石家庄机场离市区超远,42公里。我们去过的城市中机场更远的是兰州,离市区66公里。成都双流机场离市区非常近,高速20分钟就到市里,不过现在在建新机场,要去到离市区70公里的简阳了。我们坐了一个小时的机场大巴,到达正定机场。然后,晚点,晚点,还是晚点。似乎飞机不晚点就是不正常。原定夜里1点15到深圳,结果3点才到,领到行李3点30分。从深圳机场回家我们预定的是易到用车。不得不给易到做个广告,夜间接机服务太赞了。首先,免费等,不管飞机延误多久。其次,夜间服务费超低,最后算下来只有9元。我们飞机延误大概两小时,司机从夜里1点半到机场等候,直到4点才把我们送到家,最后收费109元。这。。。。也是拼了。总结篇14天的旅游有点长,到后期就疲倦了,以后安排行程还是要短一点。各个城市总结一下。哈尔滨1. 菜量太大。在哈尔滨待三天(按完整天数计算),一天只能吃一顿正餐,一顿抵二顿。即使如此,还浪费不少。还记得,第一天我们吃吴记酱骨时,边吃边夸,说过两天再来。哪知道根本吃不过来,其他美味还来不及品尝。特色菜:酱骨、东北凉拌菜、哈式(俄式)西餐、马迭尔冰棍和面包、冰糖葫芦、红肠等等,也算差不多吃全了。除了大列巴没吃,因为以前在深圳我们吃过,太。。。太硬了。东北人民流传着这样的笑话,说春运没座儿不怕,买个大列巴上火车,可以当凳子坐,饿了还能吃。秋林格瓦斯很好喝。前两年,哇哈哈推出格瓦斯饮料风靡全国,但总喝不出我们在新疆喝的味道,喝到秋林格瓦斯才感受到这种味道终于回来了,而且更香。还有,这里面包做得好,有一种格瓦斯式的特殊的香味,大力推荐。2. 历史感厚重。说历史感,哈尔滨自然不能和西安、南京等千年古城相比,但是自19世纪末开始城市建设以来,留下不少可以娓娓道来的历史痕迹。一百年的历史不长,城市建设以来,也几乎没有受到太多的战火和政治因素干扰,近年城市翻新进程又不快,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让许多东西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无论中央大街的马迭尔旅馆、还是火车站前的龙门贵宾楼、还是圣索菲亚教堂等等,这些几乎都是百年前的模样,没有太多翻新和做旧的痕迹,让我们能更多地了解这一百多年的历史。3. 令人惊喜的步行街。每去一地都要逛城市中心的步行街,总结下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购物一条街,如成都春熙路、汉口江汉路、沈阳中街等,购物主要还都被运动服饰品牌占领;另一类是酒吧一条街,如丽江古城、凤凰古城、宁波老外滩外马路等。哈尔滨则完全不同。和汉口、宁波一样,这里很多老建筑,但这里很多老建筑保留了原有的功能和用途,如马迭尔旅馆、华梅西餐厅等。这里更生活化,商业的种类更多,除了购物,还有酒店、西餐厅、书店等。私以为,汉口、宁波等地租界当时是为商业和贸易而建设的,而哈尔滨中央大街是俄国人为了高档休闲生活建设的,因此有大量的日常生活设施。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活痕迹更容易被留存,而商业痕迹在各种政治变化中容易被湮灭。 总结:哈尔滨城市建设大气,路宽敞整洁,交通便利(春节车少,没有普遍性),有百年历史感,有大盘美食,值得再去。长春1. 总体来说,城市较为破旧。来东北前就听说长春是东北发展最慢的城市,当时没有感觉,到了长春之后才感受到。长春的GDP和哈尔滨差不多,可能因为是大部分GDP来源于巨大的长春一汽和其配套产业链,其他就没有什么经济支撑,这进一步加深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缓慢。城市主干道——人民大街上的高楼大厦很少,当然高楼大厦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但至少是可以参考的指标。老婆二十年前来过长春,她说说站前区域外观和以前几乎一模一样样。人民大街上零星几栋伪满时期的建筑,也算是有历史意义的了,可是大部分近乎荒芜,没有修缮,也没有改为他用,市场化,估计很快就会自生自灭。另一方面,城市整体清洁度不够。刚到长春就见到了脏得无法辨认车牌的出租车,本地人说是因为化雪。但我们在新疆时,冬天的雪不比长春少,乌鲁木齐的车可干净多了。道路也脏,扫雪不及时。在乌鲁木齐,只要一下雪,扫雪车会成群结队出动及时清扫(不同效用的车形成一组,大概5-6辆,共同作业),保证路面干净整洁。还有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城市排水系统不好,化雪的污水横流,久久无法排走。2. 商业活力不足。春节期间的东北人都在家喝酒打麻将吗?街上没人我认了,小饭馆酒店关门我认了,五星级酒店餐厅居然也休息,旅游景点大年初一居然也休息,也不知道怎么评上5A级景点的。年初一公交车下午3点半就停运。只有市中心商业城(万达重庆路店)里有点人气,但总的来说还是不旺,给人以商业活力不足之感。 总结:长春发展的不够好,对旅游者也不够方便。似乎本地人听说你是来旅游的,都会拿一种“你脑袋有病吧”的表情看着你。听说这里每年唯一的盛事就是长春电影节。只是这样的发展状况,只怕也会越来越式微吧。 沈阳1. 东北最大的城市,也最繁华。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加上解放后重工业的发展,沈阳毫无疑义成为东三省的带头大哥。后来发展起来的大连对沈阳有些影响,但是不影响沈阳在东北三个省会城市中的龙头地位。经济充满活力,城市大气,有大城市的样子。哈尔滨感受俄罗斯风情,长春感受安静萧条,而沈阳感受到的是积极向上的商业活力。2. 辽文化的发源地和清时期的陪都,让沈阳增添了浓重的历史感。虽然还不算历史悠久,但是从努尔哈赤1625年迁都到沈阳(当时称盛京),到现在也有了400年,如果再加上契丹文化,就更长了,有一大段可以述说的历史。3. 由于是在坑爹的春节期间旅行,在长春沈阳都没有吃到正宗的吉菜和朝鲜菜,连韩国烤肉都关门,是此行最大的遗憾。4. 我们来自大学和医院稀少的深圳,所以到了哪个老城市,都感受到大学真多啊,医院真多啊。东三省也一样,哈尔滨、长春、沈阳到处都能见到大学和医院。特别是哈尔滨,沿街转转,不是大学就是医院。深圳发展也有30多年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经济再次换发青春,但大学和医院极度匮乏问题不解决,后续发展如何难料。世界上流动最频繁的犹太民族,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先修建学校和教堂,这是思想和知识的传播,是民族长久发展之道。 总结:沈阳够大,人够多,够热闹,但停留时间太短,又恰逢过年,仅能窥豹一斑了。天津1. 天津的城市感觉是此行五个城市中最好的,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民国遗风处处可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既保留了传统,又建设出了新篇。最难得的是,这样的老城市,这么多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包袱,城市的规划如此有序,实现了新与旧,历史与现代的和谐统一,完美融合。2. 人人都是相声表演者。生活在天津的人太幸福了,满街都是幽默因子。也许因为是在相声中长大的,你要不会说上几句俏皮话儿,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在餐馆、地铁上、街道上,听本地人说话,感觉都在听相声,特别逗。那种乐观开朗的生活心态,如同成都一样,整个城市的氛围顿时变得休闲轻松了。 总结:如果不考虑雾霾,天津是个工作的好地方。有工作氛围,有生活氛围,听个小相声,盘俩文玩核桃,吃套煎饼果子,这日子,美~~~~~石家庄石家庄是我们此行最后一个城市,从火车站抵达到去机场连头带尾只有1天,所以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城市没有朋友讲的那么差,比我想象的要繁华一点儿,明显的脏乱也没有看到。管理上和很多内地的城市一样,很不规范,也很不方便。城市管理规范化和便利性从机场火车站等出租车就能看出来。比如,我们到合肥火车站等出租车花了两个小时,到石家庄花了40多分钟,到宁波则只花了20分钟,等候人数都差不多,但管理不好的城市没有车进来,你能怎么办?出租车不打表,拼客,这些都是管理的问题,我想应该是行业潜规则吧,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做就挣不到钱。好在没有乱宰客,不打表的司机大哥向我收10元车费也很不好意思,对他来说不市场化也是件讨厌的事情吧。城市两条主干道都在修地铁,导致有点堵车,但不是特别严重,也许是经济活力不够? 总结:在火车站通地铁以前,应该不会再去了。 费用汇总整个行程14天,全部花费16420元。大头在交通和住宿,二项加起来占到80%。虽然整天都在找吃的,大部分是小吃,算下来旅游中吃的花费真不多,也很少买东西,所以主要的支出是交通和住宿,交通主要是机票,来回机票占到45%。深圳去北方旅游成本不低。这次旅游没有什么景点门票,节省一大笔开支。费用明细表如下:
1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