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安排****D1~D2(9.12~09.13)出发到太原,参观
山西博物馆等。D3(9.14)游览永柞寺、双塔;乘火车去应县。D4(9.15)游览木塔、净土寺后去大同,游览法华寺、九龙壁和街景。D5(9.16)游览云冈石窟、大同博物馆、美术馆。D6(9.17)游览悬空寺、华严寺。D7(9.18)游览善化寺、城墙、雁塔、文庙、关帝庙、帝君庙等;下午去包头。D8(9.19)包头到乌海,回到乌海家里。D9~D27(9.20~10.08)在乌海家中,游览运动公园赏菊花、迪延阿贵庙、青少年生态园、乌海湖看日落。D28(10.9)乌海到青铜峡站。D29(10.10)游览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D30(10.11)青铜峡到银川站;参观宁夏博物馆;银川到靖边。D31(10.12)游览波浪谷后坐车去延安。D32(10.13)包车游览甘泉大峡谷1号线(月牙谷和桦树沟)。D33(10.14)游览枣园革命旧址、延安知青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清凉山旅游区。D34(10.15)坐汽车去临汾。D35(10.16)壶口瀑布一日游。D36(10.17)云丘山冰洞群一日游。D37(10.18)大槐树景区和广胜寺一日游。D38~D39(10.19~10.20)临汾市内游览;下午到北京。D40~D51(10.21~11.2)游览北京园博园、北京奥体森林公园、大觉寺、国家植物园、北京动物园、圆明园、国家博物馆、海淀公园、颐和园、八大处公园、地坛公园、北海公园、东交民巷和史家胡同、潭柘寺。D52(2023.11.3)从北京回家回家,结束本次行程。********今天(2023.10.28)要游览的是八大处公园,依旧是坐公交车。****八大处公园****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著名西山风景区南麓,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建国后首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历史悠久、盛名远播、风水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庙园林。八大处公园以八座古刹而得名。八大处公园是由西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所环抱,三山形似座椅,八座古刹星罗棋布分布在三山之中,自然天成的"十二景观"更是闻名遐尔,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又有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园中八座古刹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灵光寺辽招仙塔中曾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建国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新建佛牙舍利塔。二处:灵光寺灵光寺是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最初称“龙泉寺”,金世宗年间(1162年)改称“觉山寺”,明宣德年间(1428年)恢复龙泉寺旧称,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扩建后改为“灵光寺”。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可谓是镇园之宝,原塔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现方丈院中的佛牙舍利塔是1958-1964年所建,的确有不少佛教信徒来八大处仅仅是为了进灵光寺朝圣,在公园的不同方向望过来,十三层的佛牙舍利塔都是个亮眼显赫的标识。三处:三山庵三山庵因其地处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一说虎头、翠微、青龙)而得名。三山庵创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于乾隆年间重修。山门殿三间,正对山门是大殿五间,内供释迦牟尼塑像。清雍正、乾隆年间有高僧达天通理禅师曾在此研磨禅理。著书立论,一时名噪遐迩。五处:龙泉庵龙泉庵又名龙王堂,位于大悲寺西北。明仁宗洪熙乙己(1425年)始建“慧云禅林”。清顺治二年(1645年)于该地发现一泓清泉,遂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清道光年间两处合二为一,为龙泉庵。全庵共有五个院落,分为上中下三层,除主殿龙王堂外,还有卧游阁、听泉水榭、妙香院和华祖院。整个院内松高柏巨,如云蔽日,夏日里凉爽异常,极宜消暑。此庵山门小巧,入山门即得一方池,泉水不断从池中龙口出流出,注入池内。该泉名曰“龙泉”,四时不涸,泉水经化验为天然高锶矿泉水。池左有听泉小榭。上方为龙王堂;北院原称慧云寺。在去香界寺的路上有一处冰川漂砾,形成与距今100万-200万年。1962年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这处冰川漂砾,鉴定为第四纪冰川漂砾,并题字留念,1964年建亭保护。这里有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山中风景。最显眼的标识就是乾隆御书的“至此无山”石。六处:香界寺香界寺位于平坡山,是现今八大处面积最大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唐乾元年间(758-760年),名为"平坡大觉寺",明朝名为"大圆通寺",清康熙年间名为"圣感寺",清乾隆年间改为现名。香界寺坐北朝南,依山取势,气势雄伟壮观,是历代帝王游山驻跸之所。寺分左、中、右三路,共五进院落。中路行进,山门殿上方悬一石额,上镌"敕建香界寺",二进院落内古松虬枝盘旋,张牙舞爪,故称"龙松"。另有钟鼓二楼分列左右。后为天王殿,面阔三间,内供四大天王,契比和尚(大肚弥勒佛)和韦驮。拾阶而上有正殿五间,名圆雄宝殿,殿前有石碑两通。其中左碑碑阳刻有"大悲菩萨自传真像",相传为康熙年间重修寺庙时出土的唐代古碑。碑阴刻有"敬佛"二字,大如洪斗,为康熙御笔。四进院落格局与三进相仿,正殿为大雄宝殿,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五进院落为藏经楼。左路为一别院,仅精舍三间。右路为"行宫院",为乾隆帝避暑的行宫,院内置景颇佳。中华精印谷
6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