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简介2013年初次的故宫行,也仅仅是在建筑层面走马观花的做一些简介,3年5进故宫要如何另做介绍呢?在游记层面,并不作深入研究,并且远道而来,除了合影,大部分游客在故宫只安排一天,当然得抓紧打卡重点。专业层面不敢当,如果能做到10万字-100万字那成了学术论文,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传说故宫珍宝无数,但开放区域也不是全部,主要好像都在看建筑。因此,年年岁岁的故宫如此有吸引力更多在于逐步开放禁区。既然13年已经打卡过故宫,那再次游玩必然得有伴儿了。2015时值故宫建院90周年。
20140828盛夏兄弟故宫行20150816伙伴故宫行20150925武英殿石渠宝笈特展(夜故宫)20151106午门及东西燕翅楼万寿庆典展(京城初雪)20160115故宫开放慈宁宫总结下来还是各有千秋,自己玩,时间充裕,片子拍得仔细,伙伴同行,一起合影,也是一段不错的青春记忆。或许14年夏天这一次故宫行需要再细分章节更方便查询中轴线+御花园西侧路线东侧展厅(承乾宫青铜器展)东侧展厅(景仁宫瓷器展)东侧展厅宁寿宫展区(皇极殿、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珍宝馆珍妃井选择2014年暑假晴天登上景山公园做封面先为故宫作个简介,后面再分标题做介绍吧!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1987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了。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故宫之于世界,是展示中华民族封建社会600多年来兴衰成败的一面镜子。相比于大唐风华的西安,惨遭大屠杀的南京,因为年代最近,且定都北京而成为文物保护最出色的古都第一景,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抹亮色。关外蒙古族、满族等民族与汉族存在不同的文字,有自己的文化根脉。爱恨纠葛千百年,民族融合也需要经历了更为漫长的过程。少数民族掌权时期,更是积极汉化,最终让中国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汉字为官方语言这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南、南越、闽越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汉化,南方少数民族几乎不存在反政府武装。包括如今定都北京,也能带动整个华北、北方地区的发展。这是中国的北大门呀!虽然“苏湖熟,天下足”这富庶的江南,在汉人掌权时,数次成为定都首选,但或许是南宋迁都南京,无险可守,最终灭国。让明朝深刻认识到定都南京,政权并不稳定,宋朝数次北伐失败,(打得下来,守不住。)更让大明认清了戍边的重要性,长城以南是传统的汉族故土,明朝燕王朱棣夺得政权后决定迁都北京。封建社会口粮、人口基数都是维持政权的根本,需要在北方再造一个江南。自此明清故宫按照南京故宫为图本,始于1406年,至1420年最终落成。1644年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大清击败李自成成功入主中原,定鼎北京。满族入关后积极汉化(虽保留了满文,却用满文直译汉字,皇子们更是按汉字字辈起名。),或许因为满汉一家亲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清廷入主故宫并非鸠占鹊巢,反而留下了带着嫁妆入关的美名。这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定义为外族入侵大相径庭。虽然明朝气数已尽,但清兵入关后并没有斩断故宫的文脉。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似乎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延续500年,故宫却延续了明清两代!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故宫的修复进入的鼎盛期。大清吸取了明朝方方面面的教训,虽然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但怎么就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呢?或许愚民政策+闭关锁国,都有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吧!1420年-1912年共24位皇帝居住于此。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胜利,随着清帝退位。故宫结束了他近500年的封建存在。明清两代皇宫在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正式更名“故宫博物院”,此次更名,再次延续了故宫的文脉!“故”解释为过去,“宫”解释为宫殿。走向共和的民国与新中国,不再以明清皇宫称呼故宫了。老百姓也可以借此走进紫禁城,金銮殿,欣赏传说中的皇宫大内的神秘。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拉出午门才能斩首呀)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馆藏文物涉及绘画、书法、瓷器、铜器、玉器、钟表、甲骨文、诗作等等。但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故宫文物,许多珍品转移到南京,而后民国政府败逃台湾,估计也转移了许多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吧!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走向正轨的开端。故宫学于2003年提出,研究主要包括故宫宫殿建筑群、文物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六个方面,有着丰富深邃的学科内涵。我就说吧,在游记层面,不宜做专业的学术研究。每日限流8万人,如果不是暑假,应该还比较好约吧,反正建议您提前确定好参观时间,关注公众号,方便上车。20140828盛夏兄弟故宫行这已经是大哥在北京的第五天了,也是最后一天,难得来到故宫,因为天气原因,甚至没有留影。确实阴天效果不佳。其实阴天的故宫或许是另一种体验。天安门城墙进入了整体修缮期,午门的凹字形西侧也正在大修。八点领进门,就开始人头攒动。想到这样的客流和开馆时间,维护只能在夜间或者周一了。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中轴线一些古建,按规定路线限制通行,夏季到处都是人从众,也不能有开阔的空间留一张适当的照片。故宫除了中轴线,还有东西两侧许多值得探究的展厅,今日故宫行只安排了半天,不过,却是数次故宫行中,展品留存最多的一章。故宫藏品主要以明清精品为核心,年代较近,也保存较好。清代能进入宫廷的藏品,一定是全国最好的。在随后的展览中不难看出,宫廷馆藏于民间真是天壤之别。常规展览中,故宫的布展确实比不上国家博物馆,或者,细节与整体无法实现完整的统一。所谓走马观花,可能因为手里的素材确实质量不高,整体也不熟悉,介绍起来没有头绪。但故宫建筑的特色确实国家博物馆无法企及的。故宫总体实行南进北出的游览路线,如果只有一上午,建议先走中轴线,从神武门折向西,咸福宫往南探访故宫西侧,可由内廷西侧广生右门、咸和右门、内右门穿过东侧,再规划东侧游览,往北由神武门出故宫。确实西边如果没有修缮就开放。故宫这块金字招牌可能真的要黯然失色了。故宫内建筑坐拥亭、台、楼、阁、斋、宫、殿、门、轩、馆、处、所、局等多项称呼,没学好中文还真看不懂。中轴线+御花园+展厅可以组成游览路线。中轴线+御花园中轴线由端门、午门、太和门(三大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天一门、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组成。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属于北京故宫三大殿之一。它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是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皇极殿”一直沿袭使用到清代顺治帝二年(1645年)始改称为今名的“太和殿”在之前的介绍中已经简单涉掠了中轴线,这正大光明的乾清宫,还是儒家思维,不偏不倚呀!御花园分布于中轴线东西两侧,将天一门、养性斋、绛雪轩包围,始建于1420年,清代始称御花园。主打一个奇石,古柏。其实有点欣赏不来。展厅方面:坤宁宫东侧转承乾宫青铜器展→朝南景仁宫瓷器展→往东宁寿宫展区(皇极殿、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珍宝馆,常规展览大多在东边,去之前可以先做做功课。这样的路线可以节约不少时间,一网打尽。如果着重看展,需要花较长时间又只有半天,建议先走东侧路线。西侧路线猗兰馆,西侧的陈旧真的无法与东侧对比。储秀宫原来是慈禧太后前半生的发祥地,1884年庆祝为50岁寿辰才有重修移居。皇家电话局附近得见宫内住房基本陈列,应该是储秀宫吧!自然光条件下,其实不能要求过高的。老旧的窗帘,这些雕花,缠线,无法展现特写。大清垂帘听政第一人,老佛爷就住在这里。拍拍大象瓷屁股的金尾巴。珐琅精品大金象+青花瓷瓶+吊顶,传统中式建筑应该就是如此,木雕面床、桌椅、瓷器摆件字画等等延晖阁、重华门、猗兰馆、平康室、益寿斋、庆云斋等都在中轴线西侧。我通常得去游客止步的地方看一看,通过玻璃窗可以猎奇。东边的钟表馆是另外收费的。似乎对钟表馆没啥兴趣,近代流行的读报、钟表都没有入镜收藏。东侧展厅(承乾宫青铜器展)承乾宫青铜器展区(承乾宫+顺阳门+永和门+同顺斋)经过我的整理,大致分为生活工具,战争工具、礼器、生产工具,大致以此分布在不同展厅。挑几个典型做介绍吧颂鼎:西周晚期,周王册命颂管理新造的宫廷事务而筑鼎。可见,能用鼎吃饭都是贵族。钟鸣鼎食,鼎首先是用来吃饭的亚啥方尊,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物证在此,商代后期就开始用青铜器记录历史事件,以尊铭文,千年不朽,展厅复刻铭文做了特写,是甲骨文吧,这是方块字最早的文字起源。多少能看懂一些,左边是一个人,右边好像在做饭。吃饭喝酒,人生一大快事啊!东周虽尊周礼而民族尚未统一,分封制让各地的王握有反政府的武装力量。目中无人的开始列国纷争,冷兵器时代,刀、钺、戈、矛、匕首、剑、等多种兵器,并且粗劣看,只有王才拥有剑,如果是青铜馆的常规馆藏,这把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应该是复制品吧,但是也没说明,不是说在浙江省博物馆吗?
1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