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今年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年末还有几天假期,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在福建的旅游城市中,
福州的存在感似乎极低,很少被人列入旅游目的地。据说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行前我对这句话并不理解,看了些旅游博主的视频也没有完整的认识,懵懵懂懂的踏上了飞往福州的飞机。2023年12月9日下午抵达福州长乐机场。在鼓楼区尚宾路的全季酒店办好入住,酒店座落在居民区的小巷内极为安静。离三坊七巷走路约二十分钟,顾不上休息,我们迫不及待的前往三坊七巷。二、三坊七巷总体概况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的核心区域,在周围的高楼林立中,有一片白墙灰瓦的建筑静静地述说着历史。三坊七巷文化街区占地约39.8公顷,以南北走向的南后街为中轴线,两边分别是西三坊和东七巷,坊巷相通。从北到南依次为:西边: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边: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晋元帝司马睿避乱渡江,在建康(南京)建立东晋,当时大批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史称衣冠南渡,是历史上人口、经济、文化中心由北向南的大转移。三坊七巷形成于唐朝,到明清达到鼎盛。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文儒坊的乡约碑就是最好的见证,这块制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嵌入坊墙之中的邻里共建文明之约是里坊社区生活的见证。“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三坊七巷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白砖瓦屋布局严谨,与粗犷大气的北方建筑相比,房屋结构布局精致,雕刻精巧,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三坊七巷是近代名人聚居地,曾在此居住的名人400多位,林则徐、沈葆祯、严复、林纾、林觉民、林长民,陈宝琛、林旭、郁达夫、陈衍、冰心、林徽因等等,而且这些名人中很多互相都有亲戚关系,形成庞大的家族体系。近代文学家陈衍的诗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使得三坊七巷名声大躁。三坊七巷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也是古时文人心中的世外桃源。来到这儿,我才真正理解“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这句话的含义。三、南后街南后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从北面的牌坊一进来,东边就有个游客中心,可以请导游或者是拿个导览图进行游览。为了更细致随意的漫步三坊七巷,我们取了导游图自己游览。南后街上店铺林立,各种小吃,福州风味美食、特产应有尽有,肉燕、鱼丸、茯苓糕、花生汤,唐末茶兮的热茶等等让人一尝再尝。街上的网红爱心树吸引来很多人打卡。南后街上可以参观的景点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始建于明代,清光绪翰林叶在琦故居),这儿主要以图片介绍福建九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还有福建微雕艺术大师许通海的微雕作品精美绝伦,值得一看。茉莉花茶文化馆也在这条街上,介绍了茉莉花茶的制作。还有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四、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1、衣锦坊衣锦坊,古为水网交汇、河湾会潮之地。南宋淳熙年间,江东提刑王益祥退隐后居于此,改名衣锦坊。衣锦坊的主要景点有水榭戏台。位于衣锦坊的水榭戏台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间为孙翼谋家族所有,花厅中建有水榭戏台,面积30平米,福州地区仅存此一处。戏台杉木建造,戏台下面的水池面积60平方米,地下涌泉,长年不干涸,不仅起到净化空气作用,而且与戏台的藻井形成音响环绕的效果。2、文儒坊北宋时因“海滨四先生”之一、国子监祭酒郑穆居此,改名文儒坊。文儒坊的主要景点有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中国商印展览馆、乡约碑。坊内的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尤氏民居)值得一观。盛唐以后,福州凭借造船业的兴起,频临台湾海峡的区域优势,海上贸易勃兴。五代之季,王审知及其家族主闽,大量建造福船,发展对外贸易。宋元时期,福州造船业空前发展举世无双。明清时期,丝绸、瓷器、茶叶等经由福州越洋过海,远销异域,昭示着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最辉煌的鼎盛时期。乡约碑是三坊七巷社区里坊管理制度的最好见证。中国商印展览馆是国内首个传统商号主题展馆,汇聚了清代民国时期商业往来的印章、刻版、票据、凭证等实物藏品。3、光禄坊光禄坊,北宋熙宁年间,光禄卿程师孟游闽山法祥寺,喜登池畔岩石上吟诗,寺僧遂名之为“光禄吟台”,因之得名光禄坊。光禄坊的主要景点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刘家大院,三坊七巷保护成果展。此坊在南后街最南部,时间关系我们没去。五、七巷从北到南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1、杨桥巷杨桥巷,因巷子通杨桥而名。民国时期杨桥巷扩为马路更名为杨桥路。林觉民、冰心故居位于南后街牌坊外向西约100米的杨桥路上。林氏一门,人才济济,林觉民的父亲林孝恂是前清翰林,林觉民的哥哥林长民是林徽因之父,清末民初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林长民的堂弟林尹民也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是帝师陈宝琛的侄孙女,他与妻子感情甚笃,感人至深的《与妻书》情真意切。后来冰心的爷爷买了林宅,冰心曾在此居住。2、郎官巷郎官巷,因宋代刘涛居此,其子孙世代为郎官,于明万历年间称郎官巷。郎官是古代官名,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郎官巷中主要有畲族馆、福建民俗博物馆(二梅书屋)、严复故居、天后宫。畲族,“七普”人口74.6万人,此馆由福建省畲家企业商会展示畲族源流、服饰、医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样式雷家族就是畲族人。位于二梅书屋的福建民俗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里面的家具,瓷器,字画等很多,场景布置也不少,但可能受制于房舍布局的原因,里面的院落七拐八绕,让我这方向感不强的人有点晕头转向,最终也没弄清整个院落的结构。而且这个院落一屋跨两巷,从另一个门出去就到了塔巷。
2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