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磨蹭到午饭过后才迟迟往泉州方向出发。。
懒懒洋洋懒懒洋洋的挪动着,碧蓝的天,奶白的云,风有点大,温度有点低,虽然但是还是给自己从头到脚裹了个严实。高速路上新建的“驿坂”服务区让我大开眼界。。完全就是搬了个城市综合体到高速上来,服装品牌入驻,麦当劳,进口商品商店,美食店铺等等。。建筑外观也颇有宋式美学的感觉。驿坂服务区驿坂服务区泉州的市中心比以前更挤了,特别是中山路附近停车不是很好停,好在酒店住得不是很远,把车停酒店完就溜达出来开玩。金鱼巷🐟🐟🐟🐟🐟🐟🐟🐟🐟🐟晚上的目标是金鱼巷、花巷、中山路金鱼巷和以前完全是两个样子,路口被拓宽了一些,地上用金属做了群鱼戏水的装饰,巷子口的腌萝卜和四果汤店还是原来的老样子,走进去两步,有个表演南音的小店铺,门口摆着几排椅子,扫码入座。(不过我们后面去的是泉州南音乐府)可能是自己老了,觉得金鱼巷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就路中间有个新搭的人造小景,别的没啥特别的,最后在巷子尾吃了某书上推荐的菜头酸。(感觉味道一般,就是一片腌制过的白萝卜,中间夹入甜辣酱、花生碎)泉州这里的水果很喜欢制作成腌制款,比如毛桃、萝卜、杨桃等。花巷🌺🌺🌺🌺🌺🌺🌺🌺🌺🌺开胃小菜吃过了,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餐环节了。。花巷可以说是一条正宗的泉州美食街,从巷头到巷尾满满的都是美食,才发现,来泉州这么多次竟然没有吃过泉州卤。。今晚本来是奔着阿芬卤面来的(又是某书推荐的),可惜去得太迟面卖完了,有点失望的逛到了隔壁巷子,无意中发现了另一家卤面店,(在挺大一家沙县小吃斜对面),这家的卤面竟然意外的好吃,海鲜味很浓,越吃越香。。还点了猪血五花肉汤、醋肉、海蛎煎(吃着吃着忘记拍照了,哈哈。。)中山路🍨🍨🍨🍨🍨🍨🍨🍨🍨🍨吃饱喝足就逛逛中山路吧,顺便吃个秉正堂四果汤消消食,之前去的是天后宫的总店,当时泉州还有哈罗还是啥的共享电动车,两个人晚上骑车电动车过去总店吃的,当时的门店还没翻新,要了一碗四果汤,五元还是八元,好吃。。现在的秉正堂门店全部重新装修了一番,还在中山路开了分店,店里生意火到爆,没有空位,没有服务员(有等于没有),桌上的垃圾堆积成山都没有人收拾,喊服务员吧,多问两句态度还很差!完全就成了一个自助甜品店,然而四果汤的味道在这样的心气劲下已经完全变了味。。(价格也翻了倍的涨。)再见了秉正堂!!我大福州的杨明辉四果汤可比你好吃千百倍呢!!!(还比你便宜。。)南音乐府🎶🎶🎶🎶🎶🎶🎶🎶🎶🎶关于南音这次来补个遗憾,上次来的时候路过夫子庙边上的南音馆没进去,因为太晚了,就只在外面听了一小段,也是那次开始喜欢上了南音的调调,这次可是特地正儿八经的来听南音的呢。泉州南音的乐曲由演唱乐曲和演奏乐曲两大部分组成,分为“指”、“谱”、“曲”三大类。指——亦称“套指”,是一种有唱词、有故事内容,有滚门及曲牌,有谱字(音符)、琵琶弹奏指法和撩拍(节拍)符号,由若干支曲子联缀而成的套曲。“指”虽然有唱词,但它较少用于演唱,而是经常作为器乐合奏曲。“指套”实际上是大量的散曲中选择出来的优秀曲目,分别不同的“管门”合编成套,它是学习泉州南音各种乐器的重点练习内容,也是衡量南音弦友艺术水准的重要依据之一。谱——常称大谱,是指有谱子、琵琶指骨(指法)及撩拍符号,并由若干乐段组成的标志性乐器合奏曲。曲——也称为散曲,只作为声乐曲演唱。泉州南音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南音琵琶、小三弦、洞箫和二弦,这四件乐器合称为“上四管”。还有响盏、小叫、四宝(亦称四块)、双铃(或扁鼓)四件小打击乐器,合称为“下四管”。拍板是泉州南音重要的标志性乐器,是演唱(奏)中必不可少的一件节奏乐器,它通常由演唱者边唱边击,这种演唱形式继承了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遗风。南音馆表演时跟我想象得有点不太一样,南音馆的席座是茶位式的,大家一边泡茶吃茶果一边欣赏南音表演,南音开始时,台下并没有鸦雀无声,而是唠嗑的依旧继续唠着嗑,有些嘈杂,但是这并不影响台上的表演,反而多了些许市井气息。。这样想来它跟福州的平话的氛围是一个意思,以前老百姓没事干时会去馆子里听听曲,馆子里面也设有一样的茶位和茶食提供给大家,只是地域的不同,语言的不同,一个是泉州话,一个是福州话。。Day2泉州非遗博物馆今天的活动应该是这两天游玩的重头戏了。又是基操的磨磨又蹭蹭,到博物馆的时间有点尴尬了,里面有很多的非遗表演都没看着。。(工作人员12点下班。。)但是不影响对泉州非遗文化的了解,哈哈。。🏮🏮🏮🏮🏮🏮🏮🏮🏮🏮泉州的传统美术的种类有很多,有石雕、木雕、纸织画、刻纸、木偶头雕刻、灯扎、纸扎、妆糕人、通草花、布雕画、花灯、髹漆等。泉州的传统美术融汇了泉州地方文化,妆点了泉州人的日常生活。石雕石雕分圆雕、影雕、浮雕、透雕、线雕、微雕、沉雕、组合雕塑。。◼圆雕——即立体造型,既有以单一石块雕塑的,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影雕——是在“针黑白”技艺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为惠安独创。以表面磨光的青色、黑色石材切锯成平板作材料,利用此种石料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靠着凿点的大小、深浅、疏密的有机结合,区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浮雕——即在石头表面雕刻半立体图像,根据雕刻程度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浮雕是与建筑使用结合最密切的工艺,随着纪念性建筑工程的增多,浮雕的使用也更广泛,技艺也更精巧。◼透雕——由建筑的照壁借鉴演化而来,常常与浮雕结合,广泛运用在建筑装饰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线雕——即现在抛光的石面上描摹图案,然后依线条雕镂成型。此种雕法吸收中国画写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刻画出图像的意境。此类作品大多用作建筑的墙壁贴面装饰。◼微雕——其特点在于微小,是传统工艺精巧手法的延续。其作品有的薄如蝉翼,有的细似发丝,有的在小如果核的石头上镂空雕花,更显得巧夺天工。◼沉雕——又称“水磨沉花”,是在自然生态较光滑得岩石上或建筑构件如门楹联、石柱、壁堵等表面描绘图像,然后雕凿凹入,利用阴影产生立体感,多数是摩崖字匾、碑刻文字及楹联等。◼组合雕塑——即以圆、浮、沉多种雕法兼具的组合雕件。这种雕件都表现较复杂的内容,采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圆中有沉浮的综合手法。如浮雕石龙柱,清代发展到不但龙身浮凸长度高到近圆雕,有的还在龙身上附雕有几乎独立存在的人物等。沉雕↓圆雕↓影雕↓刻纸刻纸的六大类别:人物、博古、交枝、吉庆、花鸟、龙凤。李尧宝老师的博古图案采用阴阳兼用的手法,形像造型古朴典雅,立意深远,独具金石韵味。木偶头雕刻木雕永春纸织画永春纸织画起源于隋末唐初,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纸织画的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有画、裁、织、裱等工序。即先在宣纸上绘画或写字,并裁为宽约二毫米纸条为经线,再配同宽白宣纸条为纬线,通过特制纸织级,交织经纬,最后装裱而成。作品有雾里看花之感,富有朦胧美。泉州妆糕人泉州妆糕人源于中原的“捏面人”,始于古代礼俗,是百姓传统节庆期间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同时又是增添节庆欢乐气氛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品。妆糕人以传统糯米粉、调色素、蜡油等为原料,经过传统工艺加工,配制成五颜六色的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糯米团;以搓、捏、团、挑、揉、压、按、擦、拨等多种捏塑手法,塑成高约10厘米的糕人。其造型生动传神。手法惟妙惟肖。泉州布雕画布雕画是雕刻艺术手法在帛上创作书、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泉州布雕画以烙铁为工具,布帛为载体,以“多层套色布雕”为特色。一方面利用布的纹理、花色、光泽等材质特点,对形像进行着色;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布帛的温感效应,用烙铁的温度控制技艺,对布帛进行切割、粘贴和逐层堆砌。集布贴画、布堆画和烙画等工艺特色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百虎图》(局部)↓
1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