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公元2021年8月,成都的秋天默默的到来,这是全球疫情的第二年,这一年我39岁,疫情改变了生活的种种,似乎自己前面的轨迹也有了一些纷繁复杂的变化。
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我给自己规划了60年的基本生命轨迹,后面但凡是多一年,就是老天对我的眷顾。机缘巧合的在2013年,丢掉了自己的移动硬盘,于是乎前半生所有的记忆都只能是大脑皮层里面回忆的片段。开启后半生的美好生活以后,发现自己最初的生命轨迹规划似乎有点对不住日益提升的科技,于是又给自己延长了10年的规划,本来从35岁开启下半生的轨迹,谁知道晃来晃去,已经过去4年,什么都没有开始。疫情过后,兜兜转转,似乎一直在原地转圈,行走了18年的我似乎应该是回归的时候了。既然生活需要如此任性,那就认真的任性一次,突破是疫情以后的一个不变的主题,不再蜷缩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用那软弱的外壳去抵抗生活残酷的压力,拨开这层无用的伪装,勇敢去面对一切。回到1982年。。。。。1982年这一年,我以“渝陕混血”的身份来到了世间,取名“奇思”,颇有一段神奇未解的故事。天生刮燥,却因为异于常人的见解,表现的异常高冷,在众人面前都是一个内向不太爱表达的人。这种刻板印象一直持续到大学时光,在大学里面释放了自我的天性,终于找回了些许人生的意义1998年这一年,参加了学校的出国游学,第一次跨出了国门,去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抱着一本英语词典和host family开始了三个星期的无中文生活,三个星期奠定了语言学习的技巧,也增强了英语表达的自信,最重要的是让我心中有了“导游”职业的萌芽。2004年这一年,暑假看到一则旅游局导游考试的通告,似乎觉得自己的人生目标又有了一盏新的明灯。当时恰逢楼下有邻居在三星堆博物馆做讲解员,于是便去了三星堆体验一下导游讲解的工作,也算是暑期实习吧,因为这是自己的兴趣做起来真的得心应手,这一年的暑期带着自己兼职的收入开心的回到学校。2005年这一年,为了给自己的学业有个交代,为了给自己的生活经历增添一笔,毅然参加了西部志愿者计划,到了贫困山区支教一年。也是这一年,在成都举办了一个“超级教师”的比赛。所有的参赛者中,我的资历最浅,但是身份最特殊,是唯一郊县前往的志愿者老师。本来就以为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比赛,没想确成为报纸的上的热门和电视台专访的对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比赛后来取消了。有时回过头去想想,如果那个时候,比赛继续,说不定我都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吧。2008年这一年,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巨大地震,对于旅游业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那一年好多小伙伴选择了离开,而我继续坚守在我所坚持的行业。2010年这一年,怀揣着一颗向往的心,毅然加入到全国第八批援藏导游的队伍,作为四川的代表之一,也是全国援藏导游的代表之一,非常幸运的在誓师大会上发表了出征的演说。这一年我们出征西藏,我4次带领游客前往珠峰大本营,这一年在vlog还不流行的时代,留下了我人生的第一条vlog,这一年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彻底忘却城市的烦恼,这一年奔放在草原上,这一年虔诚在布达拉宫,这一年爱上了这片不止去一次的土地。2010年这一年,开启了事业新纪元,这一年的目标就是走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开始了用脚步丈量地球的生活,一步一步,探索不同的国家,探索不同的文化,探索不同的文明。这段日子忙碌,但是且丰富,更接近最初的梦想。2015年这一年,朋友一个电话,问我要不要参加Focalae项目,这是一个哥伦比亚政府在亚洲国家中,征集导游或者新闻记者前往当地学习西班牙语的项目,为了那份理想以及诗和远方,因为公派,因为没有西语要求,所以毅然决然的去,于是乎我成了这个项目近年来唯一非北京工作的入选者。2021年这一年,突如起来的全球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丈量世界的步伐,不得不停滞下来,但是对于旅游业依然没有那么容易的放弃。疫情只是放慢了我行走的速度,限制了我行走的范围,但是觉不会让我放弃诗和远方。十八年的旅行工作,打卡43国,脚步遍布五大洲,感受了无数的日出和日落,这些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人生过半,我愿用文字,给大家分享旅途中的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作为一名80后,是为数不多同时拥有下乡,支边,留洋的生活经历,丰富的生活历练,有了不同的生活见解,那些一起旅行的日子,就有了不一般的故事。于是今年,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旅行故事天地。与你分享过去,与你畅享未来,与你一起讨论旅行的意义。小奇终于归来,虽然算不上王者,也一定是青铜中的佼佼者。别走开,更多精彩旅行故事,更多旅行攻略,更多实用旅行小贴士,等着你。
1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