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放假前几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大神们十一去爬四姑娘山大二峰。登雪山我真是菜鸟,虽然喜欢户外活动,但从没去过西部高原,更没爬过雪山和1500米以上的高山,传说中的高反让我有些担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想着安全第一不行就在山下转转算了的态度,反正十一在家没事做。考虑一天后决定加入,然后开始买各种防寒衣物,做一次突破自己的挑战! 决定下来之后,除了准备物资还要买车票,由于已近十一,此时高铁票已售完,感谢12306的侯补功能,仅一天就侯补到了去成都车票,10月1号当天,准时从广州南站出发,高铁上人已坐满,怀着期待的心情首往成都!
10月1日晚到达成都后入住休息,等待第二天队员集合出发,由于第一次来成都,为了熟悉周围环境,晚上围绕四川大学分校跑8公里预热。2日中午8名队员全部到齐后,跟领队坐大巴前往四姑娘山镇,一路景色渐佳,越走海拔越高,中途有几处道路塌方损坏加上十一人车多造成多次堵车,当晚20:30分才到达四姑娘山镇酒店,3200米的高原地区,呼吸和内地已经有区别,总感觉呼吸不够,稍微走路快一点,要大口呼吸。 10月2日到四姑娘山镇时天已黑,看不清周围环境。3日早上起来后有点兴奋,看看周围群山相当震撼、相当漂亮。远处四姑娘山已能看到。由于晚上要住大峰大本营,要带齐所有行李和衣服,重的物品有马驮上山,人员轻装徙步上山,只带随身小包和水。领队前一天晚上已经办好了各种手续,生死状也签名按压提交。10点半准时从酒店出发,从海子沟入门进山,海子沟户外门票150元,有效期三天,领队介绍从海子沟入口到大峰大本营需要徒步7个小时左右,一路行人和马帮同行,部分道路泥泞。户外徒步累并快乐着,行走在美色大山自然之中,心情激动又怀着雪山未知的担忧。 随着海拔升高,景色越来越美,但空气也越来越稀薄,每走一步都感觉呼吸不过来,必须要调整好呼吸和步伐的频率。一路经锅庄坪,打尖包,鸡棚子,大槽,约7-8个小时到达大峰大本营。走到打尖包时算走一半,稍做休息,吃点随身带的干粮补充力气再继续前行。下午四点半时终于到达大峰大本营,历时6个半小时到达,如果不是等待队员,可能速度会快点。特别最后的400米,看着眼前的帐篷心里着急,但浑身已全无力气,呼吸更加困难,每走五分钟就要停下来呼吸呼吸进行调整,经过不懈努力,靠毅力才完成400米最后的山路,终于到达大本营。按照计划,晚上需要住在大本营的户外帐篷里,但由于十一人多,帐篷不够住,再加上当天下雨,帐篷里非常阴冷,最终决定每人加100块钱住石头房子的大通铺,9人一个大通铺。大本营里只能提供最基本吃住,不能洗澡不便刷牙不能更衣。大通铺上每人一个睡袋挤在一起和衣而眠,此时高度是4200米,队员们高反不同程度开始出现,头痛的、浑身无力的、呼吸困难的等,我只有呼吸略有困难,其它还好。因为第二天凌晨3点要起床准备冲顶,晚上八点左右就上了床,但大家都难受根本无法入睡,外面下着小雨,房间内气温快速下降,队员们都感到寒泠,只有我感觉睡袋太热,没办法解开睡袋略感适合。夜越来越深,可我越来越精神豪无睡意,反复翻身仍无法安睡,想起女儿交待的高原拍星星,起身到室外,小雨继续下无幸观看高原夜空和拍照。就这样在不断期待和反复看时间中,终于熬到凌晨三点,有一半队员准时起床后看看外面仍然下雨加上高反,最终只有两名队员决定冲顶。 凌晨三点起床后,没有水洗脸,用水漱漱口。走到领队的帐篷吃早餐,早餐只有难以下咽半熟的米粥,强忍喝了小半碗(知道如果不吃点后面爬山肯定顶不住),装了一杯开心倒入两包葡萄糖(事实证明葡萄糖水非常关键)。雨还在下,买的雨衣终于可以用上了,可惜买小啦,只能盖着背,打开头灯深一脚浅一脚跟着领队冒雨走在狭小的碎石山路上,脚下雨水汇成的流水越来越深,这时非常感谢朋友送的防水高帮登山鞋,一路趟水走过里面保持干燥,要不然不敢相像。寒冷的荒山雨夜中爬行着几盏亮度不一的头灯,显得特别渺小。加上其他人员,一共29人的队伍在三名领队的保护下冒雨摸黑艰难爬行,应该说三名领队非常用心,边走边观察队员情况,及时制止大家的错误行走路线和不安全行为,一名领队走在最后怕有人掉队发生意外。山路越来越难走,呼吸越来越困难,雨也变成了雨加雪,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急剧下降的,手脚开始变得冰凉,领队不断喊大家休息时不要坐下,要保持体温。缺氧、寒冷、雨雪、体力不支、行走困难摧残了部分队员的信心,逐渐开始有队员停止脚步返回下撤。距哑口的200米山路超级困难,几乎是每走一步要喘三喘,全是大石山路且有雪覆盖,一不小心就会滑倒,而边上就是深不到底的悬崖,可谓生死在一步之间,每走一步更加小心,雪也逐渐增大,眼睛视线严重受影响,不能抬头看远方,一抬头雪就往脖子里灌,盯着前人的脚印向前慢慢移动,这时呼吸更加困难,每走几步就要停止大口呼吸,领队也放慢了速度,不断鼓励大家,哑口就在前面了,快了,大家要坚持住。翻过几块大石头后前面出现一片开扩平地,整个地面已被雪覆盖,风速也增大了,可谓是风雪交加考验着每一个人。终于到达哑口了,离顶不远了,这时信心大增,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登顶。在哑口的平地上行走感觉轻松了很多,天也有些开始放亮,但由于是下雪天无缘看到日出。在哑口稍做休息,准备做最后一次的冲锋。检查了一下装配,虽然雨雪淋了一路,但衣服里面都很干燥,非常庆幸上山前临时租了一条防水冲锋裤,要不然后果不敢相像,要么中途裤子湿透退出返回,要么腿会冻伤,上衣的冲锋棉衣买了好多年,一直没体验过防水效果,这次经过雨雪验证,防水效果也是非常好,临时在迪卡侬买的棉帽达到了保温、防水效果,带了一怀开水中间经过几次补充,还剩下一半,装配、身体正常更增加了后续的信心。 在哑口休息的时候,风雪越来越大,危险性在增加。领队让大家原地休息,他们商量、判断是否继续登顶,大家有着不同的意见,当时我想把安全放第一,不行就撤。就在这时山上撤下一批人,说是山上风更大,他们的领队为了安全取消登顶,全部下撤。看着别人下撤的队伍心中有些不悦,费了这么大的劲,顶就在眼前如果下撤太可惜了。我们的领队仍在判断中,没有下达下撤的指令,这时天的亮度已能看到附近的山头,我们在原地继续休息、拍照等待指令。过了十来分钟,风雪照旧,但没有继续增大,先前下撤的另一个队伍已下撤走远不见踪迹。看得出我们的领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继续爬,依据他的经验,天亮时如果风雪没有继续增大,随着天亮会逐渐减小,事后证明他这个判断是正确的。感谢领队大胆、正确、英明的决定让我们不虚此行,领略到大峰的雄伟、壮观、云海、神圣之美。跟着领队开始了向最后山顶的冲锋,这时每爬一步,心都跳的更快,每爬一步,呼吸就更加的急促,当时脑袋里一片空白,但坚信自己一定行,坚信“只要不放弃,一定能成功”的信念一步一步往前挪。哑口过后大部分路边就有了钢丝护栏防护,随着之字形碎石路继续冒风踏雪前行,一手拄着登山杖一手拉着防护钢丝向上攀行,山顶清晰可见时雪已停止,回望山下的景观虽然很壮观,但对悬崖的恐惧双腿有些发软,很想拍照片但不敢,怕站立不稳滑落山崖,垂直百米的峭壁让人眩晕,不敢相信是从那里爬上来的。到达山顶还有50米、30米、20米、10米,兴奋的忘记了疲劳,从大本营到峰顶行走了2.5公里花了3个多小时,终于站在了大峰之顶,我调整平息着我的呼吸,尽量去适应海拔5025米稀薄的氧气,然后平静的观赏着周围的群山。我居然成功登顶了,曾经的预案不行就放弃结果没用上。靠毅力、靠信心、靠不断的自我暗示成功站在大峰之顶,5025米的大峰顶,脚下10公分外就是云层上的万丈深渊,身后是海拔6250米的幺妹峰,直立挺拔、雄伟壮观、茫茫云海,天露鱼白。山上狂风呼啸,风大的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移移。山顶平台太小,最多能站10人左右,我们连忙献上带来的洁白哈达,感谢大姑娘恩赐的机遇,排队拍照后开始下山,辛苦5小时享受5分钟,值了! 山顶不能久留,我们开始陆续下撤。下山就轻松了很多,由于雪后路滑,我十分小心的抓着防护钢丝快速下山,用登山杖来减速。整个下山没有做休息,一是下山不费力,二是自己感觉好像适应了高原,呼吸比上山时好多了。海拔逐渐降低,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回到哑口时发现手机居然有4G信号,利用这个时机发了几张漂亮的四姑娘山给家人朋友。下山的喜悦消除一夜未睡的疲倦和上山的痛苦,一鼓作气下撤到大本营9点多一点,上山下山共5公里,用时4小时40分,完全超越了领队说一般需要6-7个小时才能完成,看来我们是二班的。到了大本营与我的队友汇合后,大家一致决定放弃二峰,因为都是第一次登雪山,体力耗费太大且二峰难度还大于大峰,为了确保人身安全战略性放弃,计划的遗憾也是一种美。从大本营到四姑娘山镇还需要12公里,大家可以选择骑马或步行,我感觉我体力还好,就选择继续徒步下山。经过了5000米的攀登,3000米的镇上感觉呼吸比来的时时候好多了,到了小镇一直怕有意外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登顶大峰,任务完成!感谢,我的队友给了我一个挑战雪山的机会!感谢,领队和队友一路上的相互帮助与支持!感谢,不成熟的计划造就了再去二峰的机会!
1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